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ID:38952676

大小:63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6-22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3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章古代诗文阅读第三节文言文阅读专题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纲解读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纲点击《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要求掌握以下五类: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即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主

2、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这一考点2004年以来在广东卷中两次单独设题(2006年、2008年),其余年份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也遍布文段,许多句子都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和用法,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高考总复习·语文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级。题型一般为主观表述题。“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人总是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阅卷的采分点。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高考总复习·语文命题趋势对文言句式的考查题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用法。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

4、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2009年浙江卷单独设题考查。常见的设题方式有: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借助文言翻译题考查文言句式的主流命题方式不会改变,而高考的文言文翻译题又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文言特殊句式,出现最多的是倒装句与判断句,词类活用更是普遍涉及,对文言句式和用法的复习还是不能掉以

5、轻心。高考总复习·语文文言文翻译考查的是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高考试题中的保留项目。目前广东高考把断句和翻译一起考查,设两题,分值一般为9~10分。翻译的句子一般为Ⅰ卷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也有Ⅱ卷另出一文言片断划出句子翻译的。文言文翻译试题的设置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一般要翻译的句子都有若干个关键点,须抓住这些关键点才能得高分。试题的分值比较大,但是难度不是很大,而且也有回归课本的倾向。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点整合高考总复习

6、·语文知识链接一、常见文言句式(一)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把主语、谓语直接相连。翻译时必须补充出判断词“是”。常见形式是:1.“者……也”表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句末用“也”表判断,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3.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7、高考总复习·语文(二)被动句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3)用助词“见”表示被动。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六国论》)。(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8、5)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6)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高考总复习·语文(三)宾语前置句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