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姓氏文化》PPT课件

《汉字与姓氏文化》PPT课件

ID:38959211

大小:621.6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22

《汉字与姓氏文化》PPT课件_第1页
《汉字与姓氏文化》PPT课件_第2页
《汉字与姓氏文化》PPT课件_第3页
《汉字与姓氏文化》PPT课件_第4页
《汉字与姓氏文化》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与姓氏文化》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字与姓氏文化“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陈寅格汉字与姓氏文化:一、何为姓氏二、姓氏的主要来源三、姓氏图腾四、百家姓五、实例说明由上面几个先秦时期的“姓氏”你想到了什么?一、何为姓氏?姚、姒、姬、嬴、妫、妘、姺、姞、娀、孋、姜……姓《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春秋传》:“‘天子’因生以赐姓。”“姓”产生于较为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姓”是会意兼形声字,从女,从生,生亦声。本义是指标志家族系统的字。举以下例子: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从女,羊声。姬,黄帝居姬水,因水为姓。从女,声。姚

2、,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从女,兆声。《说文解字女部》所收姓氏用字有姜、姬、姞、嬴、姚、妘,等,以女旁为姓,这些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反映了早期社会女子是婚姻的体现者,担负着繁衍后代的人物,并处于中心地位的事实。氏《说文解字》:“氏,巴蜀山名岸脅之 箸欲落 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说文解字氏部》:氒,木本。从氏,大於末,讀若厥。”“氏”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是指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赐姓刘氏,拜为郎中。”顾炎武《日知录》: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姓与氏的作用区分: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以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姓别婚姻,氏别贵贱;小结“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先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后汉书·张衡传》:“世为著姓。”刘恕《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顾炎武,“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

4、不变。”二、姓氏的主要来源1、最古老的的姓氏:姜,姬,姚,姒,嬴等2、以国邑为姓氏:周,鲁,卫,晋,齐等3、以居住地为姓氏:西门,东郭,南宫等4、以排行次第为姓氏:孟,仲,叔,季氏等5、以官职为姓氏:司马,司徒,司空,史,宗,帅等6、以职业为姓氏:陶,甄,卜,巫,庖,屠等7、以少数民族称呼为姓氏:宇文,尉迟,慕容,长孙,贺兰等三、姓氏图腾图腾是原始时代的人们的保护神,他作为崇拜对象,主要不在于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在图腾之中蕴涵着有祖先的功德、业绩、家风、族风和国风

5、等。通过了解姓氏图腾,能更好地明确自己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地位之所在,进一步与传统文化相联系!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姓氏的图腾吗?姓氏图腾李王周陈徐赵张吴苏罗韩朱曹范魏谭田杨唐刘但姓氏图腾的说法能使人完全信服吗?四、百家姓单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和穆萧尹复姓:岳帅第五梁丘左丘东门百里东郭南门呼延万俟南宫段干西门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仲孙

6、太叔申屠公孙乐正轩辕令狐钟离闾丘长孙慕容鲜于宇文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车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壤驷公良夹谷宰父《百家姓》简介:成书于北宋初期,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2013年4月14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在最新版“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是中国最大群体的姓氏,三姓人群约占

7、全国总人口的21%,“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五、实例说明以“殷”为例,从姓氏的本义,源起,繁衍以及分布等方面论述。1、本义2、来源3、繁衍以及分布结语一个汉字一段历史,一个姓氏也有他的传说。在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姓氏与汉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正是在这种联系中创就了奇异多彩的姓氏文化,同时也从中领略到了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