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取自吐蕃中亚doc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取自吐蕃中亚doc

ID:38966212

大小:9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6-22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取自吐蕃中亚doc_第1页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取自吐蕃中亚doc_第2页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取自吐蕃中亚doc_第3页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取自吐蕃中亚doc_第4页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取自吐蕃中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取自吐蕃中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 ——兼论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吐蕃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作者:霍巍唐朝贞观初年,松赞干布统——兼论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吐蕃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一高原诸部,定都逻些(今拉萨)之后,吐蕃王朝正式成立并且迅速地走向强大。公元7—9世纪,吐蕃一方面向东发展,与中原的唐王朝发生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凭借征服象雄后的有利态势,以象雄旧地为基地,向西、向南发展其势力,先后与大小勃律、迦湿弥罗、吐火罗、于阗等中亚各地以及天竺、泥婆罗等南亚各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接触与交往,发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2、方面的联系,由此形成与这些国家或地区主要的一些交通路线。这些路线的开通,为佛教文化在吐蕃时期大规模地传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一批重要的考古材料,对此再作一些分析讨论,以就教于识者方家。一、早期佛教的传入西藏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北印度,到公元前后已经通过西域传入内地。[1]关于佛教传入西藏高原的时间,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公元7世纪吐蕃兴起之后。[2]但是,西藏藏文古史的记载,却都认为佛教最早传入西藏的时间是在松赞干布以前五辈,约当公元5世纪左右。如著名的

3、藏文典籍《青史》记载:拉托托日年赞王在位时,有《枳达嘛呢陀罗经》及《诸菩萨名称经》等从天而降。虔诚供奉,国政和王寿获得增长。这是西藏获得佛法政教的起首。伦巴班抵达说:由于当时本波意乐天空,遂说为从天而降。实际是由班抵达洛生措(慧心护)及译师里梯生将这些法典带来西藏的。藏王不识经文复不知其义,以此班抵达和译师也回印度。[3]外国学者对于这种意见态度不一。如德国学者霍夫曼(H.Hoffmann,1912—)曾经对此加以评论说:“西藏人还保存了一种传说,在松赞前五代,拉托托日王时代,当时还是统治着雅隆一带的一

4、个小国,就从天上降下了百拜忏悔经、佛塔、佛像等。但这仅仅是一种传说,很可能是接受了一个本教的传说,因为本教的传统是一切都来自于天上,对天非常敬崇。”[4]意大利学者杜齐(G.Tucci)则断言说:“无论如何,吐蕃接受佛教或佛教在吐蕃的传播都被归于了松赞干布。”[5]但他同时又承认:“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佛教教理通过各种渠道(如自中亚、汉地和尼婆罗等地区),于松赞干布时代之前就首次(而且是零散地)传入吐蕃的可能性。”[6]那么,佛教究竟有无可能在松赞干布之前就已经通过某些传播途径渗入到了西藏呢?笔者的看法是

5、肯定的。因为第一,如同有的研究者已经指出过的那样,公元305世纪时吐蕃周围地区,佛教已经十分盛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佛教传播扩散的氛围,这无疑为佛教传入西藏高原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7]第二,这个传说将佛教传入西藏的方式归结为“从天而降”,带有本教对“天”的崇拜特征,暗示着早期佛教的传播与本教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这符合西藏宗教发展的线索,比较可信;第三,更为重要的证据是,西藏西部与其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事实上早已存在着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或者贸易往来的通道。笔者将在下文中论及这些古老的通道。这里,我想先

6、讨论有关的两个问题。首先,是西藏西部地区在早期佛教传播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石泰安曾经指出:西藏的西部地区对于西藏文明的形成曾起过重大作用,“那里既与犍陀罗和乌仗(斯瓦特)接壤,又与该地区的其它小国毗邻,希腊、伊朗和印度诸文明中的古老成分都经由那里传至吐蕃”[8]。由于象雄时代业已奠定的文明基础,我们可以肯定,作为当时本教文化的重要中心,其影响和辐射的范围都极为广阔。下面,我们可以举出一个明显的例证:已有史料表明,以象雄境内的著名“神山”——冈仁波切(即冈底斯山)为中心,吸引着当时来自南亚、中亚众多的朝

7、圣者。在本教中,它被称之为“九重万字之山”。所谓“九重万字”亦即雍仲本教的象征符号“穤”;在佛教中最为著名的须弥山,也有意见认为指的就是这座山,山顶即帝释天所居之处;而大体上与佛教同时兴起的印度耆那教也将此山视为其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之山,称其为“阿什塔婆达”,意即“最高之山”;古代印度教则称此山为“凯拉斯”,认为是其主神之一的湿婆所居之山。对于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我们只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作为号称“世界屋脊之上的屋脊”的阿里高原,由于其至高无上的地理位置与神山冈仁波切所具有的丰富的象征意义,

8、早在佛教传入之前的象雄时代,就已经成为一个古代宗教文化的荟萃之地。如同石泰安所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象雄肯定是向印度开放的,或是通过尼泊尔,或是通过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印度人认为冈底斯山是一座神山,所以经常前往那里朝拜进香。我们无法考证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崇仰这一圣山的,但似乎可以追溯到象雄尚未成为吐蕃疆土之一部分的时候”[9],这一推测应当成立。石泰安在论述本教与佛教之间的相互关系时,还举出过一个例证来说明西部阿里在接受佛教文化传入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