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

ID:38972989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2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_第1页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_第2页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_第3页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_第4页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1、(对)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2、(错)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理由: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的劳动手段是言传身教,所以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很强。3、(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理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4、(对)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5、(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6、(对)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7、(错)“班级

2、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理由: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班级授课制有优越性,不可取消。8、(对)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9、(错)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理由: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10、(对)教育是“人类

3、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答: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基本走向:1、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4、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5、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6、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7、课程与现代信

4、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答:1、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2、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3、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答:“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是正确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但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教育还必须

5、主要为本民族和本阶级服务。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是不正确的。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答:正确。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科学,人类继承和掌握科学的最基本方式是教育。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思考的能力和劳动的能力,而提升这两种能力的是生产力水平、是科学。如果人类放弃教育,将一步倒退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从人的本质角度讲,就是想低级动物的倒退。所以,从人的本质角度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四、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1、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实现条件。答:一般教

6、育常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第二、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第三、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即条件)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正是这种“未特定化”,为人通过教育而获得发展敞开了无限多样的可能性。人的“未特定化”,使他能适应环境,使用权他不受特定的生活环境的限制,

7、使他为了生存也无须改变自己的生物本性、生物结构,而只需变化自己的外在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可教育性的前提。现代科学研究对人类潜能的揭示,为人的可教育性展示了广阔前景。当然,人的可教育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的可教育性,既区别于遗传决定论(或生物预成论),也区别于教育万能论。人对教育的需要性: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这是因为人是“合群的动物”,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个体获得生存能力需要教育,要成为一个社会认可的人,更需要教育。人具有十分丰富的潜能,开发人的潜能也离不开教

8、育。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对教育的需要性。不仅人类个体需要教育,人类社会亦需要教育,以维系它的延续与发展。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人类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