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ID:38991529

大小:155.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_第1页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_第2页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_第3页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姓名第一单元成长路上我和你1.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不同角色,了解自己的()与(),发挥自己的()和(),积极自信地参加集体活动,快乐地成长。2.正确认识自己并不容易,需要了解自己的(),也需要通过别人对我们的()来认识自己。3.一道(),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友好的微笑,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善于发现并()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正式自己的不足,积极向他人学习,我们能不断进步,成为更出色的自己。5.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好朋友。()、()、友好交往、互相帮助,我们才能收获友情。6.朋友之间应该欣赏彼此的(

2、),但不能()和()各自的缺点。7.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但是不能()。8.朋友间一个擅长跳高,一个擅长跳远,他们可以相互(),真正做到()。9.人与人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每个人又都是(或者)的。第二单元我和我的家1.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家人的(),报答家人的(),成为负责任的家庭小成员。2.()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3.()是由夫妻及未成年子女组成。4.()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在()的关爱下茁壮成长。5.()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饱含着家人的亲情。6.我们是家庭的小成员,要养成良好的(),要关心(),主

3、动为家庭做()的事,承担相应的()。7.当家人遇到烦恼时,我们可以试着帮助他们()。8.()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9.每个家庭的成员各不一样,家庭()也许会不同,但不管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我们的身边总有()围绕着。10.“大家庭”可能包括祖父母、()、()和表兄妹等。他们和你一起生活。11.()中的夫妻一方或双方已经不是第一次结婚。12.父母有()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父母的义务。13.了解长辈的(),尊重长辈的(),做一名()的晚辈。第三单元我爱我们的学校1.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在这里,我和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度过快乐的每一天。2.看

4、平面图是要注意方位:上()下(),左()右();还要学会看(),图中不同的()代表不同的物体。3.观察下图:操场在校园的()面,综合楼的校园的()面,办公楼的北面是(),办公楼的南面是()。1.校园平面图里有学校的主要()和()。2.画线路图时要标明(),用简单的()表示标志性建筑物,也可标上路线箭头。3.学校的主要部门有()、()、教务处、大队部等。组织少先队活动是()的责任。4.用指南针指示方向,S代表(),N代表()。5.从建校到今天,学校的变化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四单元社区——我们的大“家”1.古时,邻里指同一

5、乡里的人。现在,邻里指在同一社区()的住户自然形成的社会群体。2.良好的邻里关系是社会()的重要条件。3.融洽和谐、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需要我们()去创造。4.社区里的人们相互(),(),和睦相处。5.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关系能让大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友爱,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6.()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组织、建筑或设备等。7.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它关系到人们的()和(),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8.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公民良好的()和良好的()是良好公共秩序的保证。9.(

6、)是生活困难、能力不足、容易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和()就是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两类群体。10.残障人士和我们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都享有正常生活的()。11.社会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年人是文明社会应有的表现。12.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帮助()更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品德。简答:1、我的同学认为“别人还不如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朋友之间高高兴兴就行,这才是好哥们。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在家里,爸爸妈妈不让帮忙做家务,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4、在家你要学着做哪些事情?1、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家庭小成

7、员?6、我们学校有哪些主要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分别是什么?7、和谐的邻里关系有什么意义?8、为保障残障人士享有正常生活的权利,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9、在不同的公共场合,我们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为什么?10、怎样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11、画学校平面图需要从那几方面做准备?12、在学校除了老师还有哪些服务人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13、为什么要维护公共设施?1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15、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哪些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