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多一些宽容

八 、多一些宽容

ID:38998821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八 、多一些宽容_第1页
八 、多一些宽容_第2页
八 、多一些宽容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 、多一些宽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一些宽容郭安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理解并积累词语2、熟练掌握议论文的知识过程与方法:1、运用积累的知识梳理文章内容2、理清议论文论述过程情感目标与价值观:了解宽容的重大意义,提高个人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2、严谨的论证思路,辩证的说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家人和邻居吴氏因院墙发生纠纷。家人写信给张英。张英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回复家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家里人后退三尺筑墙。吴氏很受感动

2、,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得名。从此,张、吴两家消除隔阂。张英的宽容旷达让六尺巷的故事被广泛传诵,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多一些宽容。二、预习检查:1、字形字音:豁达()嫉妒()千仞() 胸襟()摒弃()迥异()憎恨()芥蒂()2、词语释义:淡泊:不追求名利。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迁就:将就别人。兼容:同时容纳各个方面。姑息:无原则的宽容。三、文本初探:自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在生活中为什么要学会宽容?——无论从社会人际关系还是个人修养角度看宽容都有积极的意义

3、。2、宽容是什么?——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3、怎样做到宽容?——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4、什么是“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底。······”“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5、实践拓展:在的生活中你认为怎样做到宽容?——我们同学们要做到宽容,得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也许不愉快就会迎刃而解。要做到宽容,还应该学会交流,试着去了解别人,同时也让

4、别人了解你。四、合作探究1、议论文常识回顾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本文论述中心:多一些宽容论据:道理论据(辩证说理)3、找出本文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①摒弃私心杂念,……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②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不会有知心朋友。引用论证: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②“敬人者,人恒敬之”比喻论证: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5、作者是如何论述这几点的?互谅:什么是互谅—为什么要互谅—具有宽容的意义。互让:什么是互让—互让的意义(正反对比)互敬:什么是互敬—为什么要

5、互敬(正反对比,引用论证)互爱:什么是互爱--为什么要互爱(排比句从正面论述,比喻论证)2、作者在谈“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时,写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四个层次在写法上相同点:先解释,后写意义。不同点:句式不同,论证的方法不同。有的从反面论证,有的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有引用论证,有比喻论证。3、“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不能。“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4、有人说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不能删去。最后一段是针对人们

6、对文章观点可能产生的误解,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使论证更严密,删去后可能造成误解。(揭示宽容的内涵)5、如果给本文补充一些故事作为事实论据,你还知道哪些宽容有关的故事?正面: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反面: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5、名言铭记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作业:1、完成词语积累抄写;2、课外搜集关于宽容的谚语、故事;3、反思以前因为自己不够宽容而造成的不愉快。板书设计:宽容的重要意义社会人际关系提出、分析问题个人修养怎样做到宽容互谅、互让、解决问题互敬、互爱宽容与批评统一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补

7、充论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