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简》PPT课件

《社会化简》PPT课件

ID:39020483

大小:330.81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6-23

《社会化简》PPT课件_第1页
《社会化简》PPT课件_第2页
《社会化简》PPT课件_第3页
《社会化简》PPT课件_第4页
《社会化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化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社会化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第三节社会化的理论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一、社会化的定义二、社会化的历程三、社会化的内容一、社会化的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人之为人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历程(一)儿童期的社会化(二)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三)成人期的社会化(四)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内容: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2、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

2、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其目的是矫枉扶正。“在再社会化的背景中,社会化的过程一般更加集中、更加紧张,其目标是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再社会化:(1)强制性的。这是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来实施的再社会化过程。(特别机关和特别途径强迫教化:如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进少管所、工读学校、进行劳动教养等)(2)非强制性的(主动再社会化)。这类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造成的。(如移民到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后,接受新的文化;补偿教育

3、:夜校、盲校等)三、社会化的内容(一)政治社会化(二)道德社会化(三)性别角色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一般社会化的核心。目的:将个体培养成为合格公民核心: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二)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操作测量?观念、判断亲社会、攻击性行为(三)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

4、、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是由社会模塑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一、遗传因素二、社会环境因素(一)社会文化(二)家庭(三)学校(四)同辈群体(五)大众传播媒介一、遗传因素:生理基础指个人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不同血缘关系者智力的相关情况(Jenson,1968)血缘关系智商的相关系数无关系儿童分开抚养-0.01一起抚养0.23养父母与养子女0.20堂、表兄弟姐妹0.16兄弟姐妹分开抚养0.47一起抚养0.55异卵双生子异性0.49异卵双生子同性0.56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0.

5、75一起抚养0.87祖父母与孙子女0.27父母与子女0.50二、社会环境因素(一)社会文化(二)家庭(三)学校(四)同辈群体(五)大众传播媒介(一)社会文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长城、十三陵是文化,诸子百家、二十四史、四库全书,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都是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二)家庭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三)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

6、的地向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学校教育的特点:1、系统性、目的性、强制性。2、具有独特结构的次级社会群体,是社会的雏形。3、通过教材、教师人格、教育方式、教学活动、学生的各种组织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1968年,罗森塔尔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时,与学生雅可布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8个月后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

7、”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四)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特点:无计划性;平等性;自愿性;开放性;区别性的价值观;满足社会性需要。(五)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第三节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三、社会学习理论四、正常成熟论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一)弗洛伊德的观点(二)埃里克森的观点(一)弗洛伊德的观点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基石是在《梦的解析》(1900)和《精神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