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

ID:3909335

大小:294.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5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_第1页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_第2页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_第3页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5年12月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Dee.20()5.第19卷第4期Milit娜OPerationsResearchandSystemsEngineeringVol19No.4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江汉张义宏蒋晓原曹可敬(1.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南京21007;2.总参第61研究所,北京10(X)39)、:摘要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性能作战保障能力和信息对抗能力是我军一体化联合作战效能评估,4,礴的重要研究内容依据CIsR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战场实体的CISR体系对抗仿真评估,、。系统总体结构重点讨论了指挥自动化

2、系统体系对抗环境下的作战效能评估框架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对体系对抗效能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仿真实现步骤、仿真结果分析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就拓展评估系统的。应用范围作了一些设想:指挥自动化系统;;;关键词效能评佑分布式仿真体系对抗:;E917文献:A文:1672一8211(2一一中图分类号0224标识码章编号05)04054041引言、、、、C4Is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R)是集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功能于一体的完整体系纵向包括战略战役战术级指挥自动化系统三级结构层次横向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指挥自动化系统四种主要类型。,指

3、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仿真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对红蓝双方指挥自动化系统各功能域系统之间。的对抗过程进行模拟,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中的作战效能评估必须在对抗条件下以具体作战环境和一定兵力编成为。背景才能得到有效的评估结果,、因此要想通过解析法(肠nchester方程和影响图法等)来准确地描述作战过程中动态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以及激烈对抗的作战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基于战场实体的分布式体系对抗仿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虚拟战场空间并能在虚拟战场空间中较详细地描述和再现各类战场。实体的对抗过程,,,C4lS信息化战争中指挥自动化系统与蓝军R系统的体

4、系对抗能力是夺取信息优势进而获取决策。,,优势的重要保证在作战应用背景下利用战场环境仿真与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仿真所提供的数据、、,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性能作战保障能力信息对抗能力进行评估是我军一体化联合作战效能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依据基于战场实体的分布式战场环境仿真与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系统的实现方,、。法提出了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对抗环境下的作战效能评估框架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给出了效能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仿真实现步骤仿真结果分析并就拓展评估系统的应用范围作了一些设想:25一一收稿日期00725基金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5140601

5、03)作者简介:江汉(197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体制论证、系统建模仿真.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2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框架分析2.1基本要求,,在作战应用背景下利用战场环境仿真与指挥自动化系统对抗仿真所提供的数据通过采集与综合处,,4一理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性能和作战保障能力以及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与蓝军CISREw系统体、,系对抗下的信息优势能力兵力倍增能力及信息优势对决策优势的支持能力进行评估对评估的基本要求:是,,,(l)分析研究评估对象明确评估目标确定系统边界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多目标多层

6、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系统对抗效能分析评估方案建设一个综合效能评估的仿真实验环境提出仿真环境配置、仿、。仿真运行次数真推进速度想定规模及脚本格式等要求,,(3)规划数据采集需求设立数据采集成员采集并存储指挥自动化系统各仿真成员的相关指标数。据、,,。(4)选用合适的评估模型指标评估算法能动态修改评估模型设置评估算法中的参数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显示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并对不同作战背景下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2.2指标体系。体系对抗条件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指标见表1表1评估指标层次结构指标类型数据来源一、二、三层的作战效能决策优势能

7、力有关指标信息优势能力一、二层的性能三层对抗效能兵力倍增能力和效能指标指挥控制能力情报侦察能力来自一层相应二层效能指标预警探测能力分系统的性能通信保障能力指标电子对抗能力各指挥控制系统各情报侦察系统战场环境仿真各预警探测系统与指挥自动化一层性能指标各通信系统系统仿真中的各电子对抗系统所有成员,、第一层为指挥自动化系统各分系统的性能指标该层指标可通过战场环境仿真各主要指挥自动化成。,员仿真获得第二层为指挥自动化五个功能域的效能指标该层指标度量指挥自动化系统在给定的作战,。环境下实现各项功能的程度主要根据各自的评估模型对第一层提供的仿真数据和性能指标进行评估,、,第

8、三层为指挥自动化系统对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