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峨眉山月歌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峨眉山月歌

ID:39099460

大小:1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峨眉山月歌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峨眉山月歌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峨眉山月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千年咏月自此始------《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新星初中危云珍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音律美;2.诗歌连缀地名营造的清朗明净的意境及抒发的情感;3.感受经典魅力,激发起学习、探究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借助教学目标,借助链接资料理解诗歌的情感。教学难点:以此诗为引子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李白诗月的兴趣以深入地走进作者诗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介背景。生齐背耳熟能详的李白《静夜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并请学生说说此诗借助什么表达怎样的情

2、感。明确:此诗借助月亮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进一步引导学生:这首诗我们都很熟悉,诗人借助月亮来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在李白所写的诗歌中借助月亮来传达情感的其实《静夜诗》并不是第一首,今天我们所读的才是李白吟咏月亮的第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教师简单介绍李白写作此诗概况: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初离蜀地时写的。峨眉山是蜀中大山。李白是蜀地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李白的故园之月。二.初读诗歌,感受诗韵。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1、字音;2、节奏

3、;3、韵脚。①字音:羌(qiāng);②韵脚:秋、流、州;③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④语速:缓慢。2、请一学生朗读,一学生点评。3、请一学生在此点评基础上再度读诗歌。4、请全班同学齐都诗歌。三.理解诗句,把握诗意。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对诗意的理解。如果理解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到时全班解决。预设困难:1.“峨眉山月半轮秋”怎么理解?尤其是“半轮秋”当作何解?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帮助明确1、字面上的理解

4、;2、作用:古诗写作上押韵的需要。2.“君”指谁?“君”指月。诗题写的是月;李白喜欢把月亮人格化,“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之一);把“月”称为“君”,是符合李白性格的,它可以作为故乡、故乡的亲人、朋友甚至一草一木的象征。④“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唐诗笺注》)3.请一学生完整地说说对整首诗句的理解,如需补充之处其他同学可以加以完善。四.品读诗句,感悟诗情。师:通过前几轮的学习请同学们说说此时你读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1、学生对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念之情不难把握,但以往学生会从此诗感受到李白忧伤这一心情,那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真正全面理解。2、再次引导学生体悟诗歌中所传达的情感。(课件出示补充材料:李白,生于西域,长于蜀地,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开始从事社会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活动;718年,李白十八岁,在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

6、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写了这首诗);726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360百科)此处的"三峡"是指著名的巴东三峡。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也是由乐山经渝州(今重庆一带)出川的必由之路。①阅读以上资料,同学们获得哪些信息?②有什么疑惑?(此处同学们可能会问李白为什么出游、漫游?诗人下渝州想去拜访谁?)【此处设计引导学生明白李白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李白在本

7、诗中流露出的出蜀时一种期盼、雄心壮志、追求远大的理想抱负。】③想想李白为何要“夜发”?【此处进一步引导学生李白想要实现抱负的踌躇满志、迫不及待的心情。】五.赏读诗句,体悟诗魅。杜甫如此称赞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此诗想想你认为本诗写得最出彩的的地方(词或句或整首或方法)写上你的看法。2.小组交流,教师引导点拨。【此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遣词造句,如“入”等;营造的意境(幽美、淡雅、阔朗、灵秀等);连用五个地名等的精妙。】3.预设:(课件展示名家对此诗的评价:明代文

8、坛盟主、史学巨匠王世贞评价:“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王麟洲(明代七子派诗学传人):“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六.吟诵诗歌,再激诗趣。(课件下载吟诵的范本或教师配乐吟诵,让学生美美的享受吟诵之意趣。)(3分钟)七.默会诗歌,积累经典。(如果有学生不会默写可以看一下)小结:余光中说李白的诗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