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

ID:3910050

大小:296.8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25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_第1页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_第2页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_第3页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_第4页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丁玉祥题记:解剖自己还是要相当的勇气.如果说,能把自己成长的经历与同龄人交流,并对大家有益,大胆的放弃个人珍藏的一些"秘密",也是值得的,或许也能对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启示.我的成长经历1994年我从南京师专物理系(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原来应当分配到江浦县的乡下,后来通过亲戚的帮助,交付了一定的培养费,教育局把我改派到城里的建邺区.说实话,当初的这个改派,对我一生的发展或者说成长客观上提供很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相比较当时的同乡,自己应当说幸运得多了,因为当时全班只有我一个是定向分

2、配毕业生留在城里,其他的一位是通过5%“切块”名额留下的。因此,我感觉自己很幸运,获得了比同乡更多得学习机会,获得了更好得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城里要比乡下好许多)。我一开始,由于是大专毕业,分配选择工作学校的余地很小,高中很难进,自然就分到初中.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六十中(独立初中,现在是南京一中公办初中部和崇文中学的办学点).记得当年,进城真的不容易.户口是挂靠在表叔家.记得到六十中报到是在暑假的8月1日。学校是蜗居在一个农贸市场里.当天,天很热,我独自一人骑个破车,好不容易在建邺路的绒庄街里找到学校的校门.进了校

3、园,感觉很小,巴掌大的地方。我拿着毕业生派遣证找到一个破旧二层楼上校长室里,接待我的是赵志峰校长(现区督导室督学),他问我住在哪,我撒谎说是在表叔家(如果说没地方住,可能学校会把我退回到教育局去).其实表叔家地方很小,又有一个小表妹,住宿很不方便。好在大学同届有三个好友留校.他们有三人合住的宿舍.我就偷偷地和他们共同居住的近一年(每天晚上都偷偷地跑到他们宿舍住宿).现在想来,还是多亏了同学和老乡地帮忙.否则,当时都无法在城里立足.记得我当时得工资每月375元左右.每个月基本上吃光用光.生活比较拮据.因为,每天吃饭都比

4、较困难,中午在学校附近的泥马巷的小吃部吃面条和炒饭.晚上到师专吃食堂.后来,赵校长安排了我的第一次的工作,带4个初二物理班,同时中途接手初二(2)班的班主任.2班的学生和成绩不是很好,年级里还有一个实验班.年级长任实验班的班主任.这就是我刚踏上教师岗位时的初始条件。说实话,刚工作的那段时间,与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充满了激情和热情.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应当承认,刚工作的我,经验还是有些欠缺.好在有工作的激情在弥补,工作还能正常开展起来。记得当时没有任何的负担,每天7点钟之前就到了学校,开始了一

5、天的忙碌.我天天满脑袋都是班级的工作,都是教学问题.尽管当时的层次很低,但热情的温度的确不低.工作了一段时间.自己感觉到身心疲惫,尽管身体很健康强壮.但是,每周12节课,平时的补差、加周六补课和班主任工作,自己还是感到有些疲劳.于是,我在工作中开始了第一次的教育科研的梦想的尝试.即提出了一个如下简单而淳朴的命题:如何让自己工作不再太辛苦(工作的主要压力是班主任工作琐碎而杂乱),怎样让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不就解脱了吗?现在看来,那时的想法,就是一个真实的质性研究,一个行动研究,一个问题解决活动,最朴素的教育科研活

6、动。于是我就想如何让学生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呢?碰巧,自己住在师专的教工宿舍里,当时自己做学生时就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方案。利用此方案,大学里来给我们发奖学金(当时我上师范花钱一学期及百元,每月还发90元)。于是,我就把其中的一部分方案进行改良,移植到初中,开展了学生德育综合素质量化评分研究。自己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评价标准,每周对学生表现优劣行为进行统计,每周发一长德育素质量化评分表给家长签字,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还在每个孩子的表上签自己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好,甚至与实验班

7、不相上下。于是,我把这个操作的方案和实验过程,整理成论文,参加了南京市的德育论文评选,结果得了一等奖,这让我兴奋不已。(当时94-95年研究德育品德量化还是比较先进的,几乎很少有人涉及,现在看来,德育素质量化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班级管理上。我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班级几乎80%的学生都分配了工作任务或者班级职务,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就拿黑板报吧,当时负责的同学叫杨进。很聪明,也很有才华。家住在张府圆,家离学校很近。每次黑板报我告诉他主题,他就和板报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板报的报样版面设计,得到我认可后

8、,他就与同学分工找材料和出板报。板报出好后。他把报样和出好后的板报画在一个练习本上,并写出优缺点。一个学期的板报都记录和画在本上。因此,我们的精心准备,导致每次板报的评比我们都是学校的一等奖。后来,我们请班级家里有相机的同学,把每次板报都拍照下来,并贴在板报设计练习本中,为后来班集体的验收提高了很好的素材和资料。再说教学吧。当时任教四个班。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