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挥发油》PPT课件

《萜挥发油》PPT课件

ID:39105143

大小:3.53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19-06-24

《萜挥发油》PPT课件_第1页
《萜挥发油》PPT课件_第2页
《萜挥发油》PPT课件_第3页
《萜挥发油》PPT课件_第4页
《萜挥发油》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萜挥发油》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TerpenoidsandVolatileOils)教学目的掌握萜类化合物:含义、分类及代表化合物的结构。卓酚酮、环烯醚萜苷、薁类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挥发油:定义、通性、化学组成及提取分离方法熟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了解萜类的生源途径及生物活性。一、概述二、结构分类三、理化性质四、提取分离萜类化合物1.生源关系与概念(1)经验的异戊二烯规则(empiricalisoprenerule)a一.概述薄荷醇维生素A大多数萜类化合物的结构骨架可以看成是由异戊二烯相连而成b

2、很多化合物,进行加热分解后均获得产率很高的异戊二烯:C5H8一.概述c1887提出异戊二烯法则:萜类化合物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OttoWallach德国化学家一.概述萜类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戊二烯分子聚合衍生而成,符合(C5H8)n通式。一.概述土青木香酮扁柏素Ruzicka称上述法则为“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LeopoldRuzicka瑞士化学家一.概述提出:萜类的前体物是活性的异戊二烯一.概述焦磷酸异戊烯酯(IPP)焦磷酸二甲基烯丙酯(DMAPP)乙酰辅酶A乙酰乙酰辅酶A

3、甲戊二羟酸单酰辅酶A甲戊二羟酸(MVA)一.概述DMPP(C5)一.概述因此,一般认为,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实际工作中,还是以经验异戊二烯规则为主(2)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biogeneticisoprenerule)一.概述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种类繁多,萜类化合物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化合物。骨架庞杂、结构千变万化,现据不完全统计萜类化合物已超过了26000多种。2.分布一.概述作为植保素使用,开发生物农药.3.生物活性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4、。如:青蒿素、人参皂苷、甘草酸、齐墩果酸等等。山茱萸本章内容一、概述二、结构分类三、理化性质四、提取分离二、结构分类(3)萜类多是含氧衍生物,所以萜类化合物又可分为醇、醛、酮、羧酸、酯及苷等萜类。分类依据:(2)同时根据各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进一步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四环萜等。(1)萜类化合物主要还是沿用经验异戊二烯法则分类,即按照异戊二烯的数目进行分类。分类碳原子数通式(C5H8)n存在半萜5n=1植物叶单萜10n=2挥发油倍半萜15n=3挥发油二萜20n=4树脂、苦味质

5、、植物醇二倍半萜25n=5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三萜30n=6皂苷、树脂、植物乳汁四萜40n=8植物胡萝卜素多聚萜~7.5×103至~3×105(C5H8)n橡胶、硬橡胶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与分布二.结构分类(一)单萜(monoterpenoids)是植物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香气,是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二.结构分类(单萜)1.链状单萜二.结构分类(单萜)2.环状单萜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l-薄荷醇(薄荷脑)d-新薄荷醇O二.结构分类(单萜)2.环状单萜用于

6、肝癌二.结构分类(单萜)2.环状单萜冰片冰硼散、金嗓子喉宝、草珊瑚含片、苏冰滴丸二.结构分类(单萜)2.环状单萜防治老年性痴呆二.结构分类(单萜)3.卓酚酮类(troponoids)卓酚酮二.结构分类(单萜)卓酚酮类化合物的特殊性质:卓酚酮具有酚的通性,酸性强弱介于酚类和羧酸之间,即酚<卓酚酮<羧酸。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结晶体,并显示不同颜色,可用于鉴别。如铜络合物结晶为绿色,铁络合物结晶为红色。二.结构分类4.环烯醚萜(iridoids)烯醇化缩合天然多以苷存在,分布较广,如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等

7、。为臭蚁二醛(iridoidial)的缩醛衍生物。二.结构分类(单萜)二.结构分类4-去甲基环烯醚萜环烯醚萜裂环环烯醚萜二.结构分类(单萜)(1)结构类型1111095二.结构分类梓醇二.结构分类(单萜)(2)举例龙胆苦苷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二.结构分类①大多数为白色粉末,具有吸湿性。多具有旋光性,味苦。二.结构分类(单萜)(1)理化性质②环烯醚萜苷类可溶于H2O、CH3OHEtOH、Acetone和n-BuOH,难溶于CHCl3、(CH3CH2)2O和C6H6等亲脂性有机溶剂。二.结构分类二.结构分类(单萜

8、)玄参生地③半缩醛-OH,使苷元不稳定,易分解、易聚合,产生沉淀变色,不易得到结晶苷元。二.结构分类(单萜)④氨基酸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与氨基酸作用,生成蓝色或紫色沉淀。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栀子二.结构分类(二)倍半萜(sesquiterpenoids)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倍半萜主要分布在植物界和微生物界,多以挥发油的形式存在,是挥发油高沸程部分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植物中多以醇、酮、内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