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门》PPT课件

《蕨类植物门》PPT课件

ID:39110268

大小:12.87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6-25

《蕨类植物门》PPT课件_第1页
《蕨类植物门》PPT课件_第2页
《蕨类植物门》PPT课件_第3页
《蕨类植物门》PPT课件_第4页
《蕨类植物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蕨类植物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第一节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目前,全球现有的蕨类植物约为18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一般都是陆生。蕨类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孢子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维管系统,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一、孢子体(一)形态和营养器官植物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1、根多为有较好吸收能力的不定根,2、茎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3、叶: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有一条不分枝的叶脉,外起源,是原始类型。大型叶:均有叶隙和叶柄,叶脉多分枝,

2、内起源,是进步类型。大型叶小型叶孢子叶(能育叶):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营养叶(不育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同型叶:营养叶与孢子叶不分,既能制造有机物又可产生孢子。异型叶:同一植物体具2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4、孢子囊和孢子孢子叶穗(孢子叶球)孢子囊堆孢子囊果孢子:孢子同型、孢子异型蕨类植物的孢子、孢子囊和孢子囊群(二)维管组织这类植物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其木质部仅有管胞,无导管;韧皮部中仅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维管系统构成中柱(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

3、蕨类植物的中柱类型二、配子体(原叶体)园柱状或叶状体受精作用仍需水。三、生活史具有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的异型世代交替四、生境与分布分布广泛,大多生活在沟谷和阴湿的环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第二节蕨类植物的分类原则及代表种类一、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原则蕨类植物一般可分为五个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楔叶亚门及真蕨亚门。其中前四个亚门的植物叶型较小,为小叶型蕨,是较原始的植物种类,现存种类较少;而真蕨亚门的植物叶型较大,为大叶型蕨,是较进化的植物,现存的蕨类植物大

4、多属于此亚门。(根据中国学者秦仁昌1978年)二、代表种类(一)石松亚门Lycophytina特征:古老;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定根生于根托上;茎多数二叉分枝,原生中柱,木质部为外始式;小型叶;孢子囊单生;孢子叶聚集成孢子叶球;孢子同型或异型,配子体两性或单性。代表植物:石松属Lycopodium卷柏属Selaginella代表植物卷柏卷柏孢子叶穗纵切二)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特征:茎有节和节间之分,有时生块状茎,管状中柱到具节中柱;叶小型,不发达,轮生成鞘状;孢子叶又称孢囊柄

5、,孢子同型或异型;配子体具背腹性。代表植物:木贼属Equisetum问荆代表植物:问荆犬问荆的孢子体木贼孢子叶球(三)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真蕨亚门的植物叶型较大,为大叶型蕨,是较进化的植物,现存的蕨类植物大多属于此亚门。蕨属Pteridium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的孢子体,进行独立生活,孢子囊群多生于叶的背面,配子体为扁平的心脏形,称为原叶体。莎椤满江红鹿角蕨巢蕨银粉背蕨铁线蕨石韦贯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