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

ID:39121440

大小:71.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5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下面是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C.推广玉米种植,加强集体农庄的管理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该时期苏联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荒地产量的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赫鲁晓夫实行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故A项正确;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推行的,故B项错误;推广玉米种植,加强集体农庄的管理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建立家庭

2、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2.1953年,赫鲁晓夫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使该农庄一下成了“全国最先进和最赢利的农庄之一”。成功的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这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  )A.源自赫鲁晓夫个人迷信的影响B.没有经过任何试验C.与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成功有关D.与当时苏联的重大自然灾害直接相关答案:C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赫鲁晓夫的个人迷信,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经过了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故B项错误;“成功的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

3、头脑,使他萌发了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与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成功有关,故C项正确;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3.1957年苏联撤销了25个联盟共和国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这一做法(  )                A.加速了工业化的完成B.促使企业获得自主地位C.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D.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答案:C解析: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时间是在1937年,完成于第二个五年计划之际,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这一做法扩大了地方权力,但未能使

4、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赫鲁晓夫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地方权力有所扩大,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故C项正确;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不是赫鲁晓夫时期,故D项错误。4.有学者在评论苏联某“五年计划”时,称它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尽管犹豫不决和保守主义不允许改革者的计划得以彻底地实施”“但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实施这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五年计划”是对斯大林体制的改革,

5、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于农业,故B项错误;“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可见改革侧重于工业,运用了新经济体制,这是指勃列日涅夫改革,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对苏联进行全面改革,其效果难以说是“最成功”,故D项错误。5.苏联1966—1982年工农业年均增长表年 份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工业总产值8.5%7.4%4.4%2.8%农业总产值3.9%2.5%1.7%4.0%根据上表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  )

6、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B.工农业产值差距缩小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可知苏联1966—1982年工农业产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故A项错误;材料列举的是工业和农业产值年均增长比例,而非工业和农业产值的变动情况,故B项错误;工农业总产值后期增长乏力,这表明苏联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故C项正确;综合国力下降缺乏详细的数据资料,故D项错误。6.戈尔巴乔夫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改革”,苏联体制上的问题还可以“再拖上一段时间”,不会这么快丧命。这说明(  )A.戈尔巴乔夫改革客观上延缓了苏联解体的到来B

7、.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C.苏联解体是国内外因素在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路线的催生下发生的D.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是西方“和平演变”答案:C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没有解决,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导致苏联国内外危机加剧,从而促使苏联解体,故C项正确;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非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7.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赫鲁晓夫上台

8、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