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

ID:39124765

大小:391.83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6-25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_第1页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_第2页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_第3页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_第4页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哲学导论一、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和主要理论进路,通过回归哲学史上的大师和经典,回归重要的哲学问题,回归严格的哲学论证,回归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功能,在把握不同时期的哲学形态与思维范式下的各种哲学流派、主要人物、核心观念、代表性命题及其论证的基础上,学会按照哲学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哲学地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勤于并善于思考,自觉提高其理性的反思、怀疑和批判、创新素质,进而,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弘扬人文精神。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互动的基

2、础上,立足教材但不止于教材,结合课程指南给出的参考文献以及本大纲推荐的拓展阅读书目,自觉扩大阅读量,至少要精读一本西方哲学家的经典文本,在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中,学习如何致思,并打下扎实的哲学基本功底。二、课程进度与安排第一讲:引言:元哲学问题及西方哲学演变(2周)第二讲:爱智慧的起源:古希腊罗马哲学(2周)第三讲:信仰的时代:中世纪哲学(2周)第三讲:人的苏醒: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2周)第四讲:自我意识的确立:欧洲大陆哲学(2周)第五讲:经验的发现:17世纪英国哲学(2周)第六讲:启蒙理性:18世纪法国哲学(2周

3、)第七讲:体系的时代:(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3周)第8讲:哲学的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哲学(1周)三、几点要求1.要求同学们保证出勤,严格请假制度,不允许无故旷课;2.课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讨论;3.课下做好预习,按照老师的指导扩大阅读量,尽可能把读教材与读原著结合起来;4.以各种方式及时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第一讲:引言:元哲学问题及西方哲学演变一、元哲学问题二、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三、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哲学四、如何学习西方哲学一、元哲学问题(一)什么是哲学(二)哲学的研究对象(三)哲学的

4、基本问题(四)哲学的思维特性(五)哲学的功能(一)什么是哲学——从词源学来看——从研究对象来看——从与常人的世界观不同来看——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从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从哲学的功能来看——从词源学来看可以把哲学理解为“智慧之学”或“智慧学”(字面上讲)。Philosophy是由古希腊文philein(o)和sophia(o)两个词演化而来的。前者是“爱”的意思,后者是“智慧”的意思,二者的组合就是“爱智慧”。在古汉语中,“哲”也被解释为“智也”(参看《尔雅》)。首次使用”哲学”一词的

5、是[日]西周(19世纪),后由中国学者黄遵宪引入中国。——从研究对象来看在哲学史上,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们,把哲学狭隘地理解为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苏格拉底把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天上的事物”拉回到“人间的事物”。亚里士多德等则把哲学宽泛地理解成各种理论学科(包括数学、含自然哲学在内的物学、形而上学)、实践学科(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和创制学科(包括诗学、修辞学等)的统称。阿奎那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哲学(包括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知识学等)。康德把哲学看成是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等)的综合。一些中国

6、哲学家把哲学等同于宇宙论(含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人生论(含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和知识论(含知识学和逻辑学)总称。此外,哲学还被有的学者理解为思维活动;或者生存方式;或者自我意识的理论自觉,等等。教科书对哲学作了如下界定:概括起来,可以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以世界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实践及其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其“活水源头”,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既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从与常人的世界观不同来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称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7、——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从哲学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哲学是以最普遍的范畴及其构成的逻辑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艺术、伦理、美学、宗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哲学的功能来看从哲学的功能来看,哲学就是方法论。提供一种思维方式;提供一种视域;提供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哲学的研究对象所谓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指每一种哲学用以解释并构造理论体系的依据或基本原则。正如费希特所说:我们想把每种哲

8、学提出来解释经验的那个根据称为哲学的对象,因为这个对象似乎只是通过并为着这个哲学而存在的。哲学的研究对象——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天上的事物”,因而哲学只是自然哲学,追问世界万物的本原、始基,是宇宙本体论或存在论。——苏格拉底把哲学的研究对象从研究“天上的事物”转向探究“人间的事物”,指向人生和社会自身,开启了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研究领域。——柏拉图把哲学的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