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

ID:39128393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_第1页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_第2页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_第3页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土壤肥力既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随着精准农业的提出和发展,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已成为现代土壤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施肥制度、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酸碱性、经济条件和作物种类等方面对土壤肥力进行了分析,从而可以为合理施肥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关键词土壤肥力因素影响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肥力又是土壤的本质属性,人类对土壤肥力的研究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尽管到目前为止对土壤肥力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人们对土壤肥力的基本属性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土壤肥力的本

2、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某些领域的研究在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1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化肥直接、快速地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供应作物生长利用;有机肥料则除其中的养分大多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外,有机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蛋白质、氨基酸、激素和胡敏酸类等及其腐解产物将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供给土壤微生物以碳源,促进其繁衍活动。化肥施入土壤后也能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微生物体的代谢,以及化肥直接与土壤中的有机物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结合成新的有机物(如微生物体内的有机酸与吸入的铵结合

3、生成氨基酸)等过程,都能使土壤中的有物质不断更新,保持甚至提高有机质含量,减缓有机质的消亡。因此,施用有机肥料固然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化肥在保持土壤有机质方面也有积极作用[2]。因此,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不但能使作物获得高产,而且能够保持和改善土壤肥力。中国历来倡导和贯彻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相结合的施肥制度,实际生产中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或配合使用十分常见。广州市耕地土壤监测的耕作记录统计显示,52.4%监测点农户施用有机肥料,平均施用量为每年562.7kg/667m2;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pH均呈平稳衡

4、定态势,表明长期的常规耕作施肥没有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和导致土壤酸化,保持着稳定的土壤肥力[3]。秸秆还田也是保持土壤肥力的一项措施,对于还到田中的秸秆、根茬越多相应的微生物活动也愈旺盛,这对平衡和补偿土壤有机质具有重要意义。,平衡合理地施肥,特别是化肥与有机肥结合,是促进作物增产、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农业可持续生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2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使用土地的方式或目的,如农业、林业、草地、湿地、果园等。土地利用作为人类利用土地各种活动的综合反映,是影响土壤肥力变

5、化最普遍、最直接、最深刻的因素[4]。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以来,由于有机肥,特别是大量无机化肥的使用,土壤肥力状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农作物高产、优质的要求,必须及时了解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才能科学地指导施肥。目前,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据研究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不同的管理措施等必然会导致土壤性质的变化以及土地生产力的改变[5]。由于土样所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等的影响,致使不同的土地类型影响IFI值的主要指标有所不同。董秋瑶等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测试化学

6、指标计算黄土土壤肥力值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明表层土壤肥力(IFI)值排序为:林地>好梯荒地>好坡荒地>果林地>梯耕地>淤积坝>坡耕地>差梯荒地>差坡荒[6]。段艺芳[7]等利用聊城市2007年和2008年的土壤样本测试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均值多重比较,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有机质>全磷,而对土壤pH的影响并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它们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其含

7、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农耕地﹥林地﹥荒地﹥农林(果)间作地。3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酸碱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酸碱物质的多少。酸性物质来源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氧化作用产生的无机酸,还有施肥加入的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盐类。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南方湿润多雨,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干旱少雨,土壤多呈碱性。土壤偏(过)酸性或偏(过)碱性,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8、,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各种作物生长发育。具体表现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使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明显受酸碱性的影响,在pH值超过7.5或低于6时,磷酸和钙或铁、铝形成迟效态,使有效性降低。钙、镁和钾在酸性土壤中易代换也易淋失。钙、镁在强碱性土壤中溶解度低,有效性降低。硼、锰、铜等微量元素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大大降低,而钼在强酸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