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第4课时

中国的气候第4课时

ID:39153139

大小:1.40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25

中国的气候第4课时_第1页
中国的气候第4课时_第2页
中国的气候第4课时_第3页
中国的气候第4课时_第4页
中国的气候第4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气候第4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四课时季风气候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比较冬、夏季风的性质、特点,了解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2.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知道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用红色笔描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用蓝色笔描画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并标注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名称。2.在图中填出下列山脉:(1)大兴安岭、(2)阴山、(3)贺兰山、(4)巴颜喀拉山、(5)冈底斯山脉。读图训练带问自学季风气候显著1.成因: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_的东南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形成了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季风区和非季风

2、区(1)受_______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_______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2)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___________一线。太平洋亚欧大陆夏季风夏季风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带问自学3.夏季风的影响(1)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使我国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季。(2)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由于夏季风的进退,使我国南方雨季开始___,结束__,雨季___;北方与之相反。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早晚长(3)夏季风

3、异常: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推进迟缓,往往会导致“_________”;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容易出现“_________”。4.特点:中国大陆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气候具有明显的_______特征。带问自学南涝北旱大陆性北涝南旱交流质疑材料分析材料一2009年7月23日中国天气网讯眼下,俗称“七下八上”的华北雨季已经拉开战局,这也意味着北京、河北、天津以及山西等地区的雨将会增多。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华北地区多阵性降水。专家表示,要做好防汛工作的准备。材料二亚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及气候资料图(1)比较利雅得和上海两地的气候特点的

4、异同。(2)有人说:我国东南地区是全球荒漠带上的一片“绿洲”。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同:夏季高温异(气温)利:冬季高温上:冬季温暖降水:上海的降水大于利雅得赞同。在南北纬20-30度之间,大部分是荒漠分布的地区,但中国是一个例外,主要受惠于夏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3)我国华北地区的大范围降水,应属于__。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4)华北雨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七下八上”是什么意思?7、8月份,夏季风往北推移到华北地区,形成华北雨季√7下8上,指七月下旬,八月上旬(5)华北地区多阵性降水,为什么专家提醒要做好防汛准备?华北地区降

5、水时间虽短,但强度极大,往往会造成山洪暴发,江河横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给国家的建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练习反馈√1.下列气候类型,在我国最显著的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有关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夏季各地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B.夏季风使我国夏季普遍高温C.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使我国南北温差增大D.冬季风影响到全国各地3.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A.西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读淮安市某年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结合

6、所学知识,完成8.9题。8.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图中淮安的气温年较差大约是()A.30℃B.20℃C.10℃D.-10℃9.淮安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季,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的影响B.夏季风的影响C.众多河湖的影响D.平原地形的影响√√10.(2010·山东聊城)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回答问题。(1)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表示非季风区的是。(2

7、)A、B的分界线山脉是、阴山、、巴颜喀拉山和。(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海洋或陆地),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来自(海洋或陆地)。AB大兴安岭贺兰山冈底斯山√√(4)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且受到(地形)的阻挡。(5)A、B所代表的区域,降水较多的是_____,当地降水主要集中于_____季。远A夏锋面雨的形成过程北方南方季风与锋面降水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

8、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暖空气冷空气冷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