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修辞常识复习

初中修辞常识复习

ID:39156676

大小:262.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5

初中修辞常识复习_第1页
初中修辞常识复习_第2页
初中修辞常识复习_第3页
初中修辞常识复习_第4页
初中修辞常识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修辞常识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修辞常识复习课件隆回县周旺中学:肖练武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2、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种类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

3、把手招。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要成熟的庄稼;稠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①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对比两种不同的食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词格。对比可以使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例如: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写的一首诗,整首诗对比鲜明,歌颂了“永远活在人们心里的人”,打击和讽刺了“行尸走肉般的人”。例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杭州西湖边岳飞坟前的一幅对联,

5、歌颂了民族英雄岳飞,抨击了奸臣秦桧,褒贬分明,对比强烈。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①满招损,谦受益。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7)排比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

6、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节奏鲜明、条理清晰、强调内容,加重感情。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例如: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9)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

7、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0)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反问的形式有两种:(1)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2)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啊,黄继光、刘胡兰……不都是当亲手培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