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

ID:39174393

大小:32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26

“两弹元勋”邓稼先_第1页
“两弹元勋”邓稼先_第2页
“两弹元勋”邓稼先_第3页
“两弹元勋”邓稼先_第4页
“两弹元勋”邓稼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弹元勋”邓稼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弹”元勋邓稼先顾迈南41年前的深秋季节,在我国西北部上空,一声春雷般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随后不久,中国第一枚核导弹、第一颗氢弹相继试验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浩瀚无垠的太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国威、军威,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在军事博物馆的藏品和陈列中,就保留着众多“两弹一星”事业留下的历史足印: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东风1号",第一枚可携载核弹头的"东风2号",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还有第一颗原子弹爆心纪念碑,研制原子弹、氢弹使用的手摇式计算机……这一件件珍贵实物,每天都向成

2、升上万的观众计说着感人肺腑的故事。这里,让我们想起了这台手摇式计算机和它的主人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邓稼先回到祖国后,他抵达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天安门广场仰望中国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1958年,他最早一批投入了原子弹研制的行列。在苏联专家撤走之后,担当起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的重任。如果把原子弹比作一条龙,那么,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就是"龙头"。在国外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邓稼先领导的理论部要用数学手段模拟原子弹爆炸。可是,他们拥有的主要运算工具,就是这种每秒10次到几百次的手摇式计算机。有一次,为了一个关键的数据,邓稼先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用4台手摇式计

3、算机日夜连轴转。从黎明到深夜,理论部办公楼灯光通明,计算稿纸装了几十麻袋,堆满了整整一间房。科学家与年轻人一同攻关,反复讨论计算结果,终于摸清了原子弹内爆过程的物理规律,迈出了中国独立研制核武器的第一步。在原子弹研制史上,这是一件大事,被称为"九次运算",这台手摇式计算机就是历史的见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赞叹:"九次运算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1963年初,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按预定计划诞生。刚刚39岁的邓稼先,在这份具有历史性的文件上郑重地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公元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消息迅速传遍全球,著名美

4、籍华人记者赵浩生写道:“在海外中国人的眼中,那蘑菇状烟云是怒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花朵,那以报纸、广播传出的新闻,是彩笔写在万里云天上的万金家书。”在全国人民为原子弹试验成功欢腾的时候,邓稼先的岳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老人,也兴奋地与老朋友、著名科学家严济慈一起议论:“咱们中国能自己造出原子弹来,不知谁有这么大本事?”知道内情的严济慈哈哈大笑:“去问问你的女婿吧!”这毫不奇怪。当时,研制原子弹是非常秘密的事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成为人人自觉遵守的戒律。30年代曾与邓稼先在北京崇德中学一起读书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此时已经是名扬世界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同样才智

5、超群的邓稼先却长期隐姓埋名,奔波在深山野岭和戈壁滩上。有人曾这样比喻他俩:在20世纪中叶的科学天幕上,有两颗炎黄子孙引为自豪的闪亮星斗,它们分别升起在太平洋两岸。但他们的“根”都在中国,他们是从小在北京一起长大的挚友。留在太平洋西岸的这位,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却成为中国的“两弹元勋”。“文革”期间,一次核试验出现了偶然事故。为防止事故扩大,邓稼先不顾众人拦阻,亲自冲入事故发生区查明原因,但他自己却受到了超剂量的辐射。1986年,毕生拼搏、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诊断为癌症。第三次手术后,身体已极度虚弱。他明知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仍在病榻上和于敏等几位科学家一起分析世

6、界军事科技动态,共同起草了一份给党中央的报告,提出尖端武器发展的若干紧迫问题。当邓稼先颤颤巍巍的手最终在报告上签完自己的名字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他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奋斗28年,此刻完成了饱含满腔心血的生命绝唱!正是这一建议,推动了我国核武器小型化进程,为确保我国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做出了重要贡献。62岁的邓稼先走了,永远闭上了那双闪烁着睿智的双眼,中华民族痛失英才。从外地匆赶来的张爱萍上将,含着热泪为邓稼先挥豪写下一首撼动人心的诗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一

7、颗耀眼的科学巨星陨落了。但他的名字将永垂史册!生字词:惶恐huáng和泥huó王淦昌gàn胆怯qiè含辛茹苦rú许德珩héng销声匿迹nì蓦地mò聂荣臻zhēn浩瀚hàn欺凌líng彭桓武huán风尘仆仆pú寥寥无几liáo国破家亡:国家覆亡,家庭毁灭水落石出:比喻到了一定的时候,事情就会真相大白风餐露宿:在风中吃饭,在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简介作者顾迈南,女,1931年11月29日生于山东章丘,1950年参加T作,1953年进入新华社。1962年起任专职科学记者,以新闻和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技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出版了专著《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

8、斗之路》《炎黄之光》《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