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罐疗技术

中医罐疗技术

ID:39177659

大小:106.5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26

中医罐疗技术_第1页
中医罐疗技术_第2页
中医罐疗技术_第3页
中医罐疗技术_第4页
中医罐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罐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罐疗技术 第一章治疗方法 1、治疗机理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牵拉挤压,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排毒增氧,、罐疗: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有刮痧、推拿的作用,但无痛苦)。2、治疗手法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体位、不同手法拔罐。有轻、中、重和补、调、泻三种拔法。轻拔为补,重拔为泻,轻重交替和点按、提拉为调。负压控制在两个气压之内,即抽气两次即可,罐具排列松散,叩拔5-8分钟为补。负压达四个气压之上,即抽气四次以上,罐具排列密集,叩拔时间10-15分钟为泻。 3、补、泻、调的手法(1)补法:慢抽气三下即可,负压控制在两个气压之内:留罐时间短,虚则补之。    (2)泻法:快速抽气三次以上,负压

2、达到四个气压以下,留罐时间长,实则泻之。 (3)平调法:轻重交替,慢快结合,一慢二快。 (4)大补:提拉皮肤慢三下。 (5)大泻:压住皮肤快三下。     虚症易补,实症宜泄。可运用坐罐、补罐、泄罐、排罐、走罐、闪罐、转罐、提罐、发泡罐、磁性罐、药罐、血罐、针罐、水罐、经络穴位罐等手法。 第二章操作要领    1、明确诊断。     2、选择穴位,根据诊断,辨症施治,依据针灸选穴图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制定方案,、选择穴位。29     3、环境选择:以保持清净、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冷暖适宜的室内环境为佳。    4、体位要求:以病人舒适得体,便于术者操作为宜。    5、清洁暴露:对要进行扣

3、罐的部位应尽可能暴露,并要求清洁无污垢。    6、器具准备:根据病情及部位,选择适宜口径的罐具,一般口径和容积大则吸附力大,口径和容积小则吸附力小。所以,胸、背、腰、臀、大腿部位及身强体壮,新病痛症的患者多选大罐;颈、肩、上肢、小腿、以及瘦弱的成年人、老年人、久病重病的儿童的胸、腹、腰、背、大腿等部位,则选用中罐:头面部、关节部位以及体弱多病、儿童的腹部、前臂、小腿、颈、肩等部位,则选用小罐。还要准备润滑油、无菌针、酒精棉、药液、卫生纸等。    7、医患配合:拔罐前调理师应向患者介绍罐疗的原理、常识,消除紧张情绪,医患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心平气和、拔罐负压,可逐渐加大,拔罐过程中,医者多观

4、察罐内和患者的反应变化,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做到医患合作,以提高疗效。     8、留灌时间、疗程及补、调、泻:    (1)留罐时间 背部:15—20分钟,胸前:10-15分钟。儿童、年老体弱的人时间短些,年轻力壮时间可长些,病症轻、麻痹等留罐时间要短,慢性病、重病、疼痛等留罐时间要长;头、面、颈、肩、上肢留罐时间短:腰背、臀部、腹部、下肢留罐时间长,这些都是灵活的,应结合病人的耐受程度和病情而定。   (2)疗程 一般8-10次为一疗程。大多数病要调理3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要休息3-5日。     9、起罐方法:29治疗时间完毕后,将罐稍微倾斜,边摇边起,再用罐边轻轻按摩患部、穴位

5、,不可生拉硬拔,以免损伤皮肤,产生疼痛。起罐后,局部皮肤常出现水蒸汽,可用棉球擦干,若有水泡,,可用无菌针刺破,挤出液体,针口应用医用酒精棉消毒;皮肤下出现的紫红斑点属于正常反应,无须特别处理;治疗全部结束后,应喝杯热水,休息5-10分钟,避风寒,以确保疗效。     10、治疗原则:拔罐疗法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临床治疗经验。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病情、证候、部位而制定不同的治疗原则和选用不同拔罐手法。(1)急则治其标。急性病,以治疗身体局部、症状为主;(2)缓则治其本。慢性病,以治疗全身整体为主;(3)未病先防。发现亚健康,及时预防保健。     11、选穴原则:遵循中医脏腑阴阳

6、表里的辨证关系、经络循行和穴位分布。     (1)局部取穴:即在病痛(阿是穴)处拔罐。     (2)前后取穴:也叫通透法,即在背部、胸前同时拔罐。      (3)远端取穴:即在远离病痛处拔罐,如胃腹痛,取足三里穴等。     (4)上下、左右、内外结合取穴:根据中医“上病下取,左病右取,表里对应’’的原则,如脾胃虚弱所致的腹痛取下肢内侧的血海、三阴交以及表里经的足三里穴等。这是辨病与辨症结合,灵活运用的经验。         (5)经验取穴:以功能区、反射区为主穴,如心脏病,以“心区”为主,再辨证配穴。第三章治疗方法及原则一、经络穴位罐疗法 针对各个系统的疾病,选定不同的经络穴位进行拔罐

7、。(1)全身性疾病:大椎、天柱。 (2)呼吸系统疾病:背部的风门、肺俞、脾俞,胸部的中府、膻中。(3)循环系统疾病:背部的神道、灵台、厥阴俞、心俞、肾俞、脾俞,胸部的巨厥、中脘。(4)消化系统疾病:背部的至阳、隔俞、肝俞、胆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腹部的期门、上脘、中脘、天枢、关元。29 (5)内分泌系统疾病:背部的肝俞、心俞、睥俞、肾俞,腹部的中脘、关元。 (6)泌尿系统疾病:背部的肝俞、脾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