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读书的故事

我与孩子读书的故事

ID:39178997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6

我与孩子读书的故事_第1页
我与孩子读书的故事_第2页
我与孩子读书的故事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与孩子读书的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与孩子读书的故事宿迁市实验小学周保湘当我知道自己已成为准妈妈的那一天,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捧回了一摞有关孕妇须知的书籍。在经历了流产、引产的痛苦之后,我不敢不小心翼翼地呵护这第三个胎儿。在孩子哇哇落地的时候,我已读过了许多本育儿方面的书,了解了婴幼儿期孩子的生长和心理特点。在孩子咿呀学语之时,我专为他从邮局订购了《幼儿画报》。从那时起,每天晚上,我都会从背后环抱他,我们共同“读”故事。虽然孩子可能什么都听不懂,但我知道他迷恋妈妈的声音,也喜欢那五彩缤纷的画面。孩子上幼儿园了,我改定《幼儿画报》。但每天的

2、读书习惯不变。在房间里,我专门为孩子布置了一个读书空间,让他无论趴着,还是站着都能取得他想要的书。每次带孩子出行,我都会随身带一本他的书。无论是参加聚会,还是游玩。书总是能让他安静下来,而且常常是百翻不厌,百听不烦。我只想让孩子感悟语言,从未想过以此来开发智力。我们一直这样愉悦地进行着亲子阅读……直到孩子进入小学不久,老师告诉我,他读书很专注,他的词汇里量比同龄人丰富许多,而且识字量也比较多。老师还询问我是如何教他提前识字的。我摇头,因为我从未刻意教他识字。不过,我在为他读书时,总会习惯指读,尽管大多数

3、时候他都在“阅读”画面。真没想到他会有这么多的收获。3身为教师的我不由陷入了思考:如果我也为学生读故事,会不会有同样的效果呢?如果每位家长都能为孩子朗读,结果又会怎样呢?我想试着推广为孩子读书的经验。我为自己的设想兴奋不已!首先,我要每天定时为全班学生读故事。开始就遇到难题:每天课程安排满满的,哪来的时间?思来想去,定在每天中午写字课前的二十分钟。这是所有早到校的学生练习跳绳的时间。(当时,跳绳是我们学校的特色项目)我悄悄地“挪用”来为孩子们读故事,而把跳绳练习列为选作作业,不看过程,只在比赛时看成绩。

4、听故事,使孩子们的学习及业余生活充实、快乐起来了;听故事,使孩子们课下相互传阅着自己的故事书和故事磁带。学生随着故事情节变化,内心也随着变化,想象着故事的内容。就连平时有些调皮的学生像变了个人似的,变得那样专注、安静。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这时我引导学生自己读故事。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故事都可以读。学生们的读书热情更加高涨。由于学生经常听故事,他们心中时常有新的知识在增长;有新的思考在产生;有很多词汇在增加,自然而然产生与人交流的欲望。这时,我就启发学生把自己听的故事,试着讲给大家听。日

5、积月累,孩子们既能够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下来,又能每每被故事中的情节感动着、启发着、陶冶着,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同时,我要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面对我们学校人多书少的实际困难,我想方设法丰富班级图书角:3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发动学生捐书、捐钱买书。每次外出学习,我总会为班级带回几本新书。同时,成立班级读书责任小组,管理好图书角、图书借阅、协助老师组织读书活动。每两周一次的“阅读之星”评选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争先创优。当后来走上管理岗位之后,我率先在四年级组举行了“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鼓

6、励学生以书为友,进行丰富的课外阅读,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接着,我要动员家长们积极参与其中。因为,专家告诉我们,孩子在学校学习上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家庭教育。在家长会上,我为他们推荐《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和《高能素质培养》(多萝茜.里奇),并结合自身经验告诉家长们:经常听大人读书的孩子具有丰富的声音、词语与生活经验,因此,当他们自己接触书时,自然驾轻就熟。阅读与背景知识相互滋养。词汇量越大,读起书来越容易理解;理解得越多,读得越多,词汇量越大。我给家长们介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从

7、朗读着手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方法。我还为家长朗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一段话: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交给他们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我不仅要让家长们明白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大量阅读,而且要让他们知道怎样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阅读坏境。就这样,一路走来,只是播种,并不急于收获。有时听到孩子们看书时发出清脆开怀的笑声,我便想,这才是看书的最高境界吧!我的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他俨然是个快乐的“小书迷”。我的学生们入迷地听着我的故

8、事也近五个年头,他们中和书交上朋友的人越来越多。我与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共同成长,其乐无穷!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