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旗自然概况

鄂温克旗自然概况

ID:39180299

大小:21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6

鄂温克旗自然概况_第1页
鄂温克旗自然概况_第2页
鄂温克旗自然概况_第3页
鄂温克旗自然概况_第4页
鄂温克旗自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温克旗自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档鄂温克族自治旗自然概况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自治旗之一,鄂温克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大草原南端,滨洲铁路海拉尔站南侧,东街大兴安岭脊梁为界。地理坐标东经118°48′02″~121°09′25″,北纬47°32′50″~49°15′37″。东与牙克石市接壤,南同扎兰屯市、兴安盟的科右前旗交界,西和新巴尔虎左旗为邻,北邻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旗域如下垂的枫叶状,北缘自海拉尔市断桥距南端的伊和高古达山178.75公里,东部界山伊和布德尔距西部辉河流向北湾处173.25公里。全旗土地总面积为19111平方

2、公里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以汉族居多数、多民族杂居的鄂温克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县级自治地方。2005年共有21个民族,142791人,其中男性74588人,女性68203人,性别比为109.36∶100。在总人口中汉族91019人,占总人口的60.4%;少数民族56562人,占总人口的39.6%;其中鄂温克族10234人,占总人口的7.2%。旗人民政府驻巴彦托海镇。邮编:021100 代码:150724 区号:0470 拼音:EwenkezuZizhiqi【行政区划】鄂温克族自治旗辖4个镇(其中1个矿区)、5个苏木、1个民族乡:大雁矿区、伊敏河镇、

3、巴彦托海镇、红花尔基镇、巴彦嵯岗苏木、巴彦塔拉达斡尔族乡、锡尼河巴润苏木、锡尼河准苏木、伊敏苏木、辉苏木。【历史沿革】1934年设索伦旗,1956年改为今名。因民族名而得名,鄂温克语意为“住在山林中的人”。实用文案标准文档  2000年,鄂温克族自治旗辖4个镇、7个苏木、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146808人,其中各镇苏木人口(人):大雁矿区镇68349伊敏河镇28071巴彦托海镇24458红花尔基镇4137巴彦嵯岗苏木1655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2181锡尼河巴润苏木4489锡尼河准苏木2056伊敏苏木4492辉

4、苏木2674阿尔山诺尔苏木1762孟根楚鲁苏木2484。【地形地貌】地处大兴安岭山地西北坡,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平原的过渡地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海拔高度800~1000米。鄂温克族自治旗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由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地逐渐降到海拔610米的高平原,形成比较明显的三个地形区。东南部山地以大兴安岭中低山组合,山体走向多为东北向西南延伸,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点达1707米。这一地区水系发达,河流密集,土壤以棕色针叶林灰色森林土,黑钙土为主,森林分布较集中。中部低山丘陵呈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势,海拔高度为80

5、0~1000米。山势较和缓,山顶和丘岗比较干坦,谷地比较开阔,河流纵横,水潭丰富,土壤以黑钙土、风砂土为主。西北部高平原是呼伦贝尔高原的一部分,整个地势东南稍高、西北较低,海拔高度为610~800米。最低处在伊敏河谷地,海拔602米。地面开阔平坦,河流少。土壤以黑钙土、风砂土为主,植被以干草原和禾草甸为主,为奶牛和肉羊的主要生产基地。【气候资源】自治旗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短促,降水较集中。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光能资源太阳辐射量:年总量5065.6l一5405.99兆焦耳/米2,各地差异不大,5月份辐射量最多,12

6、月最少,植物生长期4—9月的辐射总量为3450—3640兆焦耳/米2,占年总辐射的67—68%。日照时效:年日照时效2600---2940小时,百分率6l一66%。6月日照时效最多,平均265—306小时,12月最少,平均147—168小时。植物生长期4—9月的日照时效1667小时左右。夏季日照时间可达16小时,生长季日照时间长,有效利用率高。热量资源全旗处于高纬度,地势高,热量资源普遍不足,热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稍有递增。(1)气温:年平均气温-2.4~-2.2℃,最冷月1月平均-28~-26℃.最热7月平均气温19~22℃。(2)积温:

7、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0℃、5℃、IO℃、15℃的间隔日效分别为171天、137天、109天、86天;相应的界限积温分别为2279.3—2380.1℃、2159.8—2259.2℃、1856.4一1974.3℃、1174.0---1394.1℃。(3)无霜期:无霜期的分布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年平均无霜期为100—112天,最长131天,最短82天。降水和蒸发(1)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及相对变率:全旗年平均降水量274.6—318.5毫米。相对变率10.7一13.7%。各地降水量及相对变率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地区分布规律是以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山地年

8、降水量400—450毫米,西部地区仅275毫米左右。实用文案标准文档(2)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全旗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布极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且集中于7~8月,秋冬季降水量共占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