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

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

ID:39193309

大小:18.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6

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_第1页
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_第2页
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1946年他在反

2、内战、争民主斗争中积劳成疾不幸逝世时毛泽东对他的赞誉,宋庆龄则为他题辞“万世师表”。从康熙皇帝为孔庙大成殿题写匾额“万世师表”开始,这个称号一直是只用于孔子的。郭沫若则明确把他和孔子相提并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但在学陶师陶的活动中也受益匪浅,下面就我个人的情况来谈谈我的三点体会。  一、因材施教  陶行知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

3、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思想。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在施教中,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好学”的精神。孔于主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而且更要使学生乐于追求知识。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可以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  我在教学中,从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考到90分什么的,但要求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比较端正。我不止一次地对学生说过:“不过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水平,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努力,是永远不会迟的,也就会是个好学生。”我还对他们

4、说过:“每个人的智力是不一样的,有特别聪明的,也有特别笨的,但这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人智力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后天的努力很重要。我们既要和别人比,但更要和自己比,每天都要努力,我们就会看到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多少,就会不断地增强学习的信心,也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对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我基本上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平时的教学中的对他们每个人提出不同的希望和目标,从不要求一刀切。对骄傲的学生,我会明确地指出他的缺点,并指出可能会导致的结果,让他及时学会自我反省和纠正。对自卑的学生,我会经常地鼓励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帮他们

5、树立自信。必要的时候我也会主动和家长交流,并对每个同学说:“只要你积极地去发言,不论对错与否,我都不会批评你们的。”回答正确了或讲得有道理,我都给予明确地肯定,并发自内心地赞美和欣赏他们。学生们慢慢地就会变得发言积极起来,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思想包袱啦!我自己也看到,很多学生每天都在进步,而且他们自己也看到了,他们学得比较快乐,我教得也比较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