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ID:39203397

大小:17.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_第1页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_第2页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_第3页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也时势,败也时势——《李鸿章传》读后感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卷首曾有言:“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诚然,评价一个人不可盖棺论定,更不可断章取义,应站在客观的角度,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梁启超先生之所以在卷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这让我不得不认为,在梁启超先生的时代,甚至时至今日,世人对李鸿章的评价,仍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学课本上出现的位置,大多都是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而唯一相对不那么贬义的地方,就是在洋务运动一章,而洋务运动被认为是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而“封

2、建统治”被世人认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汇,象征着落后和屈辱,因此,便在脑海里给李鸿章扣上了一顶“权臣”的帽子。评价一个人,要从他所处的时局而观之,世人只知李鸿章是代表清廷与列强缔结不平等条约之人,而不知李鸿章是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知人善任,也善于交际,同时在那个时代,他具有一定的远见。他是时势所造就,当时的清政府内有忧,外有患,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清廷花费十年有余而不得平定,官军军备废弛,一片萎靡,而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也在稳步前进,曾国藩令李鸿章平定

3、江浙一带的太平军,因此,李鸿章组建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无往不利,这与李鸿章个人所拥有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息息相关,也与当时的李鸿章能够知人善任密切相关。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淮军将领曾国荃率军于南京城下鏖战之时,朝廷也曾多次敦促李鸿章率洋枪队前往协助,而李鸿章深知曾国荃处于即将战胜之时,并不想夺取其功劳,因此他面对荣誉能够按捺得住,而曾国荃收复南京之后,朝廷许多大臣都曾因嫉上谗言,而李鸿章却能够尽力维护之,可见李鸿章并不是逞一时之快,目光短浅之人,而是调和人脉,八面玲珑之人,这也能够体现其外交潜力。除此之外

4、,李鸿章训练北洋水师,在其位,谋其政,它能够比清廷的其他官员更能认识到清朝的军队,相对于国外的军队弱在哪里,因此他能够发起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兴办了一系列工厂和西式学堂,并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前往海外留学专攻西洋之术,主张修建铁路等等,李鸿章对于世界格局的认识是逐步开阔的,从朝鲜事件时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故步自封,到北洋舰队于刘公岛惨败的痛心不已,可以说李鸿章也是逐步在开眼看世界的,他的目光相较于那些认为铁路的铺设是“扰东陵,毁庄稼”的目光短浅的清朝大臣开阔许多。因此,李鸿章得以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纵览中国

5、大权,立于世界政治的舞台。李鸿章在晚年也评论自己的一生,都只是在做修修补补的工作,只是一位裱糊匠而已,他的确是一位忠臣,不过也正是这份忠诚,使他不敢去做真正救亡图存的事情,只是将自己局限在维护清朝统治这件事上,他只是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并不能够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从一开始自居天朝上国而贻误战机,到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失败探索,李鸿章做工作始终是畏首畏尾的。此外,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基本上是在许多国家之间寻求平衡,采用一方势力制衡另一方,首先求助的对象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英国或者俄国,这也是李鸿章招至诽谤的一个方

6、面,但这也是屈服于时势的无奈之举,然而他善于辞令,也能够在其间周旋,尽一己之力减少清廷的损失,能将十亿两白银的赔款凭一己之力争取到4.5亿两,已是壮举。梁启超先生说他“不学无术”我认为的不学无术,是指李鸿章乃科举出身,熟读的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尽管他才能卓著,但是毕竟非“科班”出身,有些东西着实不是经他一人之手可以实现的,除此之外,李鸿章的眼界虽较清朝其他大臣是较为宽广的,这也是得益于他常常出使他国,常常与他国作战的缘故,但他对西方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并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这也是他被

7、认为是“不学无术”的原因之一。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中也曾有言,“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之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梁启超先生在书中对李鸿章给予了客观的评价,有几点批评说的特别好,“李鸿章不清楚民众的实质,不通宵世界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在十九世纪这个竞争进化的时代,还尝试着小修小补的改良,贪图一时偏安,不想着扩充国民实力,把中国建设成威名远扬的富强国家,却仅仅学习西方的皮毛,取水却网寻找源头,便安于现状,更靠着一点小聪明,想要和世界上的著名大政治

8、家相抗衡,出让大的利益,却去争夺一些蝇头小利”这是李鸿章招致骂名的一系列原因,然而也正是时局逼迫他如此:中国是一个专制政治的发达的社会,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满清王朝以及它所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盘根错节,社会结构极其腐朽僵化,严重制约国家和民族的活力,民族矛盾尖锐,官僚阶级庞大,且毫无远见卓识,这一切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大阻力,这使得任何谋求发展,改革的做法都只有一个前途,那就是失败。因此,他不得不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