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ID:39217191

大小: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7

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_第1页
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_第2页
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_第3页
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_第4页
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点评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感谢市教研室领导时老师,邹平教研室领导杜老师,以及美丽的礼参中学的领导,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我们受益颇多!  昨天下午,我怀着学习与鉴赏的心态观摩了四节好课。现只对其中的第1节和第3节课发表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由于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市级优质课的获得者,所以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基本素质都很高,学生的表现也很好。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乡镇中学物理老师,由于水平有限,不敢过

2、多地进行评判,点评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授课者批评!  先说一下这两节课的内容,第1节宋老师执教的是一节新授课,引导学生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等内容;第3节徐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复习课,引导学生梳理了欧姆定律一章的重点知识。  下面,我从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分别评一个这两节课。  第1节功  一、教师素质  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板书简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效

3、果良好。  二、教学理念  综观整节课,可以看出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基本理念。如教学伊始,宋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感受做功,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交流,领会什么是力学中的功。这些器材易得,效果良好。  宋老师授课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了的聪明才智。教学中主要使用了问题引导学生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活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不停步,逐步将学习引向深入,实现了高效教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概念

4、课的高效教学样板。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学生特点和本地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课程标准中对功这一知识的要求: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2.2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宋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5、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点明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但在教学中确实是结合实例进行的。  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也非常合理。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的教学中,宋教师以故事引入,激趣引新,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设计了前后连贯的五个活动:感受功、描述功、分析功、计算功、深化功,利用学案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功的世界。这些活动突出体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活动比较充分,符合概念课的设计理念。最后盘点收获,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的设计符合以学生为

6、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实现本节课的某个小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疑惑1:引课的故事是否合理?这个故事越听越像个故事,不论是将30斤大米运回家,还是将一大桶水提回家,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大米和大桶水的位置改变都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改变物体位置的力肯定做了功。所以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没有做功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疑惑2:物理符号和语言是否范?物理量应该是斜体,而单位应该是正体,课件中忽而正体忽而斜体。教学中的语言W2做的功多?应该是

7、力F做的功.  疑惑3:焦耳简介是否过简,展示文字介绍后没等我读完一行,教师即可始问:你从焦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2节欧姆定律复习  一、教师素质  徐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合力,擅于使用肢体语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能力。徐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开展教学。能熟练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二、教学理念  徐老师这节课,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做到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活动

8、敢放擅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展现了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本节课,以电学中的两大实验为中心进行展开,体现了物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欧姆定律这一知识的要求: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