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

ID:39225632

大小:1.94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6-28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_第1页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_第2页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_第3页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_第4页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hap.13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3.1α,β-不饱和醛酮一、α,β-不饱和醛酮的亲核加成δ-δ-δ+δ+α,β-不饱和醛酮可以发生1,2-加成(直接加成)和1,4-加成(共轭加成)影响1,2-和1,4-加成的因素(1)亲核试剂的碱性亲核试剂的碱性很强时,如RLi和LiAlH4,倾向于直接加成(1,2-加成)。亲核试剂的碱性相对较弱时,如¯CN,烯胺,硫醇,X¯等,通常得到共轭加成产物(1,4-加成)(2)空间位阻(酮羰基的活性大小)A.+烃基锂(RLi)1,2-加成产物B.+二烃基铜锂(R2CuLi)1,4-加成产物C.+格氏试剂(RMgX)1,2-及1,4-加成混合

2、产物(3)有机金属试剂的活性eg.小结:影响加成反应的因素以1,2-加成为主以1,4-加成为主反应温度试剂的亲核性反应物的结构低温强亲核试剂(如:H-、RMgX)羰基上未连有大基团高温弱亲核试剂(如:Cl-、CN-、-CH(COOC2H5)2)羰基上连有大的基团二、迈克尔(Michael)加成概述:在碱催化下,能提供碳负离子的含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的共轭加成(1,4-加成)。式中,W,W’可以是酮基、酯基、苯基、硝基、氰基等;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可以是α,β-不饱和酮、醛、酯、腈等。1、当亲核试剂为烯醇,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迈克

3、尔加成时,形成1,5-二羰基化合物练习:请写出下列反应的主产物思考:下列化合物如何合成?2、当亲核试剂为烯胺时,也可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迈克尔加成三、Robinson增环反应通常用甲基乙烯酮和一个含有活泼亚甲基的环酮,在碱催化下,先发生麦克尔反应,再发生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关环,形成一个二并六元环的体系,称为Robinson增环反应e.g.e.g.e.g.思考:如何合成下列化合物???思考:如何合成下列化合物?四、还原LiAlH4:还原C=O催化加氢:还原C=C和C=O碱金属—液NH3:还原C=C13.2醌(化学性质:还原、亲核加成、环加成)13.3羟基醛酮一、α-

4、羟基醛酮的性质(成脎反应、被高碘酸氧化)二、α-羟基醛酮的制法(安息香缩合,酮醇缩合)1、安息香缩合(醛基的特性反应)机理:CN-作用:a.与C=O加成;b.加成后吸引电子,使原来醛基上的质子离去,产生C-亲核试剂,从而进攻另一分子醛基;c.最后作为离去基团离去。2、酮醇缩合:羧酸酯在苯、乙醚等惰性溶剂中与金属钠一起回流,生成烯二醇的二钠盐,水解后生成α-羟基酮,称为酮醇缩合。eg.过程:通过两次负离子自由基中间体完成。13.4酚醛和酚酮Vilsmeiear甲酰化反应(试剂、催化剂、产物)Reimer—Tiemann反应(试剂、条件及产物)Fries重排——酚的酯类在Fr

5、iedel-Crafts催化剂如AlCl3、ZnCl2或FeCl3等Lewis酸的催化下,酰基迁移到芳环的邻位或对位,而生成邻、对位酚酮的混合物。说明:R可以是烷基或芳基;苯环上有钝化基时不利于重排低温有利于形成对位产物,高温有利于形成邻位产物催化剂的作用是产生亲电体4.氯甲基化反应+HCHO+HCl无水ZnCl260°C+H2OHCHO,HClZnCl2,60OC5.Mannich反应(胺甲基化反应)含有α活泼氢的醛酮和甲醛及一个胺同时反应,一个α活泼氢被一个胺甲基取代,称为胺甲基化反应或Mannich反应,简称曼氏反应曼尼希碱eg.说明:反应一般在水、醇或醋酸溶液中进

6、行,通常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盐酸,以保证酸性(或用胺的盐酸盐)最常用的是甲醛,也可用其他醛胺一般用二级胺(如二甲胺,六氢吡啶等),如用一级胺,胺甲基化反应后得二级胺,氮上还有氢,可再发生反应如提供α-H的酮为不对称酮,则产物为混合物除醛酮外,羧酸、酯、硝基、腈的α-H以及炔烃、芳香环系的活泼氢(如酚的邻、对位)均可发生此反应。练习123用苯及不超过3个碳的有机物合成13.5紫外光谱(UV)一、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紫外光谱的产生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100~400nm100~200nm200~400nm400~800nm远紫外区近紫外区可见光区2.电子跃迁的类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三种

7、价电子σ电子(单键)π电子(双键)n电子(未成键)σ*σπ*π能量n各种跃迁的能量大小顺序为:nnπ*π*π*ππσ*σ*σ*σσ<<<<<紫外光谱图横坐标:波长λ(nm):吸收峰位置纵坐标:吸光度A:吸收光谱的吸收强度朗伯-比尔定律:A=lg=εcl=lg或ε=影响紫外光谱的因素1.生色基和助色基生色基(团):能吸收紫外-可见光(200~800nm)的孤立基团。结构特征:π-π共轭,能进行n-π*跃迁的基团以及能进行n-σ*跃迁并能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的原子或基团;助色基团:具有非键电子的原子连在双键或其共轭体系上,形成p-π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