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审题、立意

写作(一)审题、立意

ID:39230504

大小:1.45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19-06-28

写作(一)审题、立意_第1页
写作(一)审题、立意_第2页
写作(一)审题、立意_第3页
写作(一)审题、立意_第4页
写作(一)审题、立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一)审题、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序列训练(一)审题、立意本栏目选取高考优秀作文、标杆范文,语言锤炼之美、谋篇布局之妙、审题立意之巧,听名师娓娓道来,处处品味知晓范文精妙所在,方法技巧让作文增辉添色。取法其上成就美文,赢定高考半壁江山。(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

2、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文解析】一、审题一审:材料结构大意本题中的两段材料呈现出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趋势。首段是感性认识,用确凿的数据陈述客观事实——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中国崛起引起了全球数以万计的媒体的关注;第二段紧承首段的事实提出问

3、题——“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引发读者理性的思考。二审:材料内容从内容看,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主题导向明确,材料提示清楚明了,即“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让考生阐述“所见所闻”,抒发“所思所感”。小原点,大辐射。材料主题高屋建瓴,开放性很强,给考生创设了富有弹性和张力的写作空间,有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写作水平的发挥。三审:作文切入点虽作文容易入手,但要写出好文章却非易事,此类文章易流于面面俱到,平淡肤浅。正确的策略是“大题小做”,即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这就要求审题时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中国

4、崛起”和“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是什么”是作文的“文眼”。用这只“文眼”来衡量,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开放程度等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切入点构思行文。一般来说,人们对祖国的“经济成就”感受最深,从自身的生活状况谈论国家的“经济成就”,谁都可以滔滔不绝。所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切身体验,可写家庭、家乡的生活巨变;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视角,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的感受。要聚焦于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方面,集中笔墨,突出重点,深透处理。最后“小题大做”,紧扣题旨,从小事中理性地概括出国家“经济成就”的某一特

5、点。“小题大做”时要注意,让题旨从小事中自然浮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不能生搬硬套,故意拔高,无病呻吟。二、立意1.立意方法看待中国崛起要理性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这是对中学生思维认识的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辩证地看问题,学会理性思考。作文时,既可通过身边事物的变迁、某些领域的变化,以小见大地反映整个社会的巨大发展,正面讴歌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的创造能力;也可从反面思考巨变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等。2.立意角度立意角度(1):中国崛起的体现可从材料中给出的“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

6、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六个方面或能展现中国突出变化的其他方面,任选一个或几个,以具体事例证明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写作时要注重对典型事例的遴选和落实。立意角度(2):中国崛起的过程可围绕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从软弱可欺到独立自主的发展过程写作,把中国这一历尽艰辛与磨难却仍创造出无数奇迹的国家特色展现出来。当然,写作时也要选择一个小切口,用某一方面的具体事例来展现这一变化。立意角度(3):中国崛起的原因中国崛起备受世界关注,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7、兴的道路上,国家和人民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考生可从探求中国崛起的原因这一角度深入行文,注意观点的正确性和深刻性。立意角度(4):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可围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中国一贯的和平发展主张来行文。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崛起对促进世界和平起到积极的作用。注意要正确看待问题,不能偏倚。最后一座土坯房『题目蕴涵匠心。“一座土坯房”暗示了文章组织材料的中心和线索,也是作者的切入点。“最后”暗示了“土坯房”的命运,表现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两个关键词表明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土坯房”的命运展示国家的巨大变

8、化。显示出很高的审题能力和驾驭水平。』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用一句话独立成段,简洁明了。“阔别”大词小用,幽默风趣,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照应第一段“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里,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