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透视AI医学影像前景-爱分析

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透视AI医学影像前景-爱分析

ID:39251793

大小:1.9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透视AI医学影像前景-爱分析_第1页
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透视AI医学影像前景-爱分析_第2页
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透视AI医学影像前景-爱分析_第3页
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透视AI医学影像前景-爱分析_第4页
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透视AI医学影像前景-爱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透视AI医学影像前景-爱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新力量——全方位行业赋能8二.突破瓶颈,AI医学影像落地18三.科室运营瓜熟蒂落30四.新机遇——下沉基层38结语46关于爱分析47新力量——全方位行业赋能1.新力量——全方位行业赋能近年来,随着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环节的渗透,以及政策对医疗创新的不断鼓励,提升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服务水平的新力量开始登上行业舞台。尤其是以AI医学影像产品为代表的诊断服务,以及为影像科、放疗科等做整体赋能的科室运营服务,从科室筹建、日常运营、影像诊断等层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本章将首先进行医学影像产业链剖析。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公立医院是医学影像产业链的绝对核心,不

2、管是科室运营服务,还是诊断服务,最终的商业化落地都离不开与公立医院的深度绑定和合作。而长期来看,得益于分级诊疗的推进,以及提升医学影像服务水平的迫切诉求,基层将是未来的新机遇所在。接下来将分析科室运营服务和AI医学影像产品如何为医学影像行业进行赋能,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业影响。科室运营服务满足医院影像科全方位需求的同时,解决了患者源获取和医保覆盖问题,是商业化较为顺利的方向。而AI技术已成功渗入医学影像诊断流程,并在诊断效率和水平方面证明了自己,人机协同阅片就在不远的未来。1.1公立医院是医学影像产业链核心医学影像产业链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供给方分为三

3、个部分,医疗机构是产业链核心,上游是其供应商,下游是支付方。医疗机构把持着患者流量,处于中心地位,其中公立医院流量优势最为明显,是绝对的核心。我国医疗主要支付方是医保,而实现医保覆盖的主要是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支付方的加持进一步强化了公立医院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上游供应商主要从设备、诊断服务、科室运营三个方面为公立医院提供服务。其中,科室运营涵盖了科室前期筹备和日常运营全部所需服务,门槛最高。图1:医学影像产业链数据来源:爱分析1.1.1公立医院把持患者源,核心地位牢固医疗机构承担着服务患者的职责,包括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民营

4、医院和其他机构(比如各类诊所、第三方影像中心、病理中心等)。具体科室来看,医疗机构中与医学影像服务相关的科室包括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放疗科等专科治疗科室,以及眼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临床科室。医学影像诊断是诊疗流程中的一环,而且我国转诊制度与医疗机构间诊断结果互认尚未大规模普及,影像检查与诊断大多在就诊医院完成。因此,虽然卫健委发文鼓励影像、病理、放疗等第三方中心的发展,但患者获取这一首要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发展。根据卫健委公开数据,2018年1-9月,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61.4亿,其中公立医院22.4

5、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8亿人次,民营医院和其他机构分别仅有3.8亿人次和2.3亿人次。图2:各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比数据来源:卫健委公开数据爱分析由于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持着绝大部分患者流量,而且公立医院医疗水平和科室建设普遍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影像检查多集中在公立医院,因此,当前阶段公立医院是医学影像产业链的核心,其地位难以被撼动。1.1.1医保控费是主旋律,进一步增强医院地位支付领域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我国医疗主要付费方是医保,商保占比不高。而医保控费是主旋律,各类第三方中心(包含影像、放疗等)成为医保定点单位的周期长,这又进一步加

6、强了医院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因此,与医院深度合作,是医学影像新力量商业化落地的正确选择。1.1.2科室运营瞄准二级医院市场上游供应商从设备、诊断服务、科室运营层面切入医学影像市场,为医院提供服务。其中,设备供应基本格局已定,由GPS(GE、Philips、Siemens)领衔。诊断服务主要是AI医学影像产品,存在一定的数据和技术门槛,且处于商业化探索阶段;科室运营服务需提供包含设备和诊断服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对综合服务能力要求最高。因此,对上游供应商来说,创新空间主要在诊断服务和科室运营服务。图3:医学影像创新空间数据来源:爱分析作为诊疗流程中必

7、不可少的一环,医学影像诊断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临床疾病诊断。而我国医疗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三甲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像诊断水平有天壤之别,主要体现在设备、诊断能力、科室运营能力三个方面。以医学影像诊断量最大的影像科为例,三甲医院在设备配置、医生数量和水平、科室整体运行效率(包含收入与成本、工作流程控制等)方面都较为出色。唯一面临的问题是医生处于高负荷作业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诊断效率的诉求。根据宁波大学附属医院(三甲医院)的统计,影像科医生平均每天需要完成80-100份CT、或60-80份磁共振、或120-150个超声部位的影像诊

8、断。即使每份报告只用七八分钟,也需要10个小时才能完成。AI可以大幅度提升其影像诊断效率。而很多县级医院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