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

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

ID:39275876

大小:123.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_第1页
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_第2页
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_第3页
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_第4页
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甲烷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一、文献综述甲烷的传统制备方法是用无水醋酸钠、氢氧化钠与碱石灰的混合物加热。该方法存在着反应速度慢、产气量少、试管易破裂等缺陷。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原始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低,氯气易泄漏等不足,致使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不愿意做这个演示实验,而是课堂上分析,讲解实验,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任有良,张国春,鄢焕荣在文献《甲烷制备实验的新方法》采用在反应物中掺入CuO或MnO2等其它金属氧化物或其它的手段来改进这个实验。虽然这些改进方法行之有效,但改进的不够彻底,有的甚至产生了新的问题.根据以上问题,我们设计出了安全点燃装置,是一种集洗气、防爆、安全点

2、燃为一体的多功能简易装置,使用它不仅增强实验效果,而且确保了实验安全。同时针对甲烷稳定性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验装置的改进。二、实验目的1、掌握CH4的实验室制法。2、验证CH4的可燃性、取代反应。三、实验原理制备反应:燃烧反应:CH4+2O2====CO2+2H2O取代反应:一、实验用品及装置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试管、锥形瓶、锥形瓶、水槽、注射器实验药品:无水醋酸钠、氢氧化钠、铜粉、氧化铜粉末、NaOH溶液、KMnO4溶液制备CH4的实验装置图:制备Cl2的装置图:CH4与Cl2取代反应装置图:五、实验步骤1、分别称取无水醋酸钠3g,氢氧化钠3g,放入研钵中迅速研细、混

3、匀;再称取铜粉9g掺入其中。2、将上述反应混合物放于一片铝箔上,再将其装入试管中,并按上图连接好实验装置。3、加热装有反应物的试管2~3min后,便有大量的甲烷气体生成。即可进行甲烷的收集和性质试验。六、实验改进1、防试管破裂的改进:用铝箔将反应混合物与试管隔开,这样做有以下的优点:(1)可以避免试管在高温下与NaOH直接接触而受到的严重腐蚀;(2)反应混合物受热均匀,减少了某些副反应的发生;(3)反应结束后,试管不易破裂,易清洗。一方面,残渣易及时倒出;另一方面,铝箔与试管管壁没有粘结,再加上铝箔的良好导热性和大面积存在,大大缩小了试管玻璃内外的温差,这就是说,即使残渣不及时倒

4、出让其同试管一起自然冷却试管也不会破裂。2、在反应物中掺入适量的铜粉,是为了增加传热性,防止局部过热而发生副反应,同时使生成的气体容易逸出,进一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3、甲烷燃烧火焰颜色观察的改进:本实验在加热过程中会有很多副产物,而它们的存在会影响甲烷气体的颜色观察,并且玻璃器皿(试管)中可能含有杂质离子(如钾离子,钠离子)会影响实验现象。所以本实验将产品气体先后通过水,高锰酸钾溶液,最后用排水法收集于针管中,推出气体来验纯及燃烧。4、防爆炸实验:采用更为安全的针管方法,将针头靠近酒精灯,将气体推出火焰呈蓝色。采用该方法产生甲烷气流比较平稳,燃烧时火焰不间断也不会一下子出来很多,

5、同时点燃时也较安全,较适用于学生的操作。5、取代反应光源的改进(1)装置改进:用导管形成封闭装置,防止氯气与水较大面积接触发生反应和逸出。(2)条件改进:在距离装置15厘米处,点燃镁条进行照射,反应在约2-3分钟内完成,这样容易达到反应所需的亮度。(3)原料比例改进:甲烷与氯气体积比由1:1改为1:4。七、实验注意事项1、药品和仪器要干燥。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漏气。3、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4、CH4和Cl2纯度必须高,不要混入空气。CH4和Cl2的体积比为1:4,且要混合均匀。5、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中光照要适度。八、结论与思考甲烷的制备实验的产物较多,除甲烷外,

6、还有大量副产物如丙酮、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乙烯,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副反应与副产物的存在,且在已知副产物中,氢气很难除去,这个反应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和氢气很难除去。用排空气法收集的话,甲烷何时收满很难确定,且有空气混入,易导致不纯。在做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时(本应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管内氯气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变淡,有白雾生成,试管内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这是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所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或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或四氯甲烷)、氯化氢和少量的乙烷(杂质)的混合物。试管中液面上升,食盐水中白色晶体析出,这是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的缘故。因为氯化氢

7、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增加了水中氯离子的浓度,使氯化钠晶体析出。)但在实验过程中,只观察到试管内壁有少量的油滴生成,导管中的液面上升速度很慢。据我分析可能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制备的甲烷气体纯度不高;(2)制备的氯气纯度不高等。九、参考文献[1]任有良,张国春,鄢焕荣,甲烷制备实验的新方法[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23(9)[2]任有良,石启英,甲烷制备实验中有关副反应的探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3,(02)。[3]任有良,李晓霞,邓忠朝,甲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