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评价[1]

水环境影响评价[1]

ID:39277799

大小:2.41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06-29

水环境影响评价[1]_第1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1]_第2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1]_第3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1]_第4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1]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环境影响评价[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概述一、水资源基本知识1、水体的概念水体是水集中的场所,水体又称为水域。水体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它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水体分类: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海洋。地面水水体主要指江、河,湖泊、沼泽、水库等水地球上水资源2、水体的特征(1)海洋: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引力而形成的潮力作用海水的结果,分全日潮、半日潮和混合潮。(2)河流: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陆地表面上的线性凹地流动形成河流,流域就是每条河流的集水面,而流域之间的分界叫分水岭。(3)湖泊:湖泊的形成需要四个条件:盆地、有河流汇入、

2、底层不透水、入水大于支出水。湖水温度分层,溶解氧上面高下面低,主要环境问题是富营养化。(4)地下水:埋藏在土壤、岩石中的各种类型的水。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到污染。3、环境水文地表径流:一次较大的降雨经过植物的枝叶截留、填充地面洼地、下渗和蒸发损失以后,余下的水经坡面漫流进入河网,再汇入江河,最后流入海洋,这部分水称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从地表下渗的水在地下流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有一部分逐渐渗入河道,这部分水流称为地下径流。4、水体污染水体受到人类或自然因素或因子(物质或能量)的影响,使水的感观性状(色、嗅、味,浊)、物理化学性能(温度、酸碱、电

3、导度、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化学成分(无机、有机)、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品质)及底质情况等产生了恶化,污染指标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分类,自然污染,人为污染。4、水体污染人为污染: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向水体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或能量),其数量达到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原使用价值,造成了水体的人为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发生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一是水体污染恶化过程,二是水体污染的净化过程。水体污染恶化过程(1)溶解氧下降过程排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

4、复杂的有机物被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直至转化为无机物,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体中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水体底部多为厌氧条件,底泥中的有机物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还原性气体,在其上浮到水面过程中要消耗溶解氧,水质恶化。水体中溶解氧的下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2)水生生态平衡破坏过程由于水体中溶解氧的下降,营养物质增多,使耐污、耐毒、喜肥的低等水生动物、植物大量繁殖。鱼类等高等水生生物迁移,死亡。当水体中溶解氧低于3mg/L时,就会引起鱼类窒息死亡。因此,渔业水体中溶解氧(DO)不得低于3mg/L。(3)低毒变高毒过程由于水体中pH

5、值、氧化还原、有机负荷等条件的改变,使低毒化合物转化为高毒化合物。如三价铬,五价砷、无机汞可转化为更毒的六价铬、三价砷、甲基汞。(4)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化过程由于物理堆积和生物富集作用,使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化。如重金属、难分解有机物、营养物向底泥的积累过程,使底泥的污染物浓度升高。由于生物的食物链或营养链作用,使污染物在鱼类或其它水生动物体里富集,造成污染物的高浓度。水体自净机制(1)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由于水体的稀释、混合,扩散、沉积、冲刷、再悬浮等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由于化学吸附、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水解等过程而

6、使污染物浓度降低。(3)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是由于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5、水体污染物及污染源污染源: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或场所。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的物质和能量,如CODcr、BOD5、SS、NH3-N、重金属、热污染等污染源及污染物的分类按排放方式分类点源通过管道、沟渠集中排放面源农田排水、矿山排水、城市和工业区路面排水按污染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无机盐、重金属等,难降解、毒性、累积非持久性污染物好氧有机物酸碱度pH热效应以温度表示6、评价参数(1)物理参数:温度、臭、味、色、浊度、固体(2)化学

7、参数:分为无机和有机。无机指标:含盐量、硬度、pH、铁、锰、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重金属、氮、磷等。有机指标:BOD5、CODcr、CODMn、DO、酚、油等。(3)生物参数:大肠杆菌地表水评价工作程序第二节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调查范围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面水区域。2.调查时间一级评价:平水期、枯水期,如可能加丰水期;二级评价:枯水期,如可能加平水期;三级评价:枯水期。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污水排放量(m3/d)调查范围

8、(km)大河中河小河>5000015~3020~4030~5020000~5000010~2015~3025~4010000~200005~1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