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勘探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

ID:39278978

大小:91.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9

矿床勘探类型_第1页
矿床勘探类型_第2页
矿床勘探类型_第3页
矿床勘探类型_第4页
矿床勘探类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床勘探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矿床勘探类型概念: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尤其按矿体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复杂程度对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归并而划分的类型,称为矿床勘探类型。矿床勘探类型是在大量探采资料对比基础上,对已勘探矿床勘探经验的总结。意义: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为勘探人员提供了类比、借鉴、参考应用类似矿床勘探经验的基础和可能,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探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步骤。注意:灵活运用和借鉴同类型矿床勘探的经验,切忌生搬硬套。在新矿床勘探初期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按其所归属的勘探类型,初步确定应采用的勘探方法,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新的资料信息的不断积累

2、,重新深化认识和修正其原来所属勘探类型,避免因原来类比推断的不正确而造成勘探不足(原勘探类别过低时)或勘探过头(原勘探类型过高时)的错误,给勘探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一)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原则:在划分勘探类型和确定工程间距时,遵循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五大依据:依据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确定方法:为了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提出了类型系数的概念。即对每个因素都赋予一定的值,用每个矿床相对应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就可以

3、确定是何种勘探类型。在影响勘探类型的五个因素中,主矿体的规模大小比较重要,所赋予的类型系数要大些,约占30%;构造对矿体形状有影响,与矿体规模间有联系,所赋予的值要小些,约占10%;其他三个因素各占20%。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一般依据以下5个方面的地质因素:1矿体规模矿体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其具体划分如表4-3-1所列:表4-3-1矿体规模矿体规模类型系数矿产种类矿体长度(m)延深或宽(m)大0.9CuMo>1000>500PbZn>800>500Ag>300Ni>400中0.6(0.3~0.6)CuMo300~1000300~500PbZn300~800200~500Ag

4、150~300Ni200~400小0.3(0.1~0.3)CuMo<300<300PbZn<200Ag<150Ni<200注:小型矿体长度<150m赋值01,150~200m赋值02,>200m赋值03;中型矿体300~500m赋值03~04,500~700m赋值05,>700m赋值06。2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1)简单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分为三类类型系数0.6。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大透镜状、大脉状、长柱状及筒状,内部无夹石或很少夹石,基本无分枝复合或分枝复合有规律。(2)较简单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系数0.4。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体、脉状、柱状,内部有夹石,有分枝复合。(

5、3)复杂类型系数0.2。矿体形态主要为不规整的脉状、复脉状、小透镜状、扁豆状、豆荚状、囊状、鞍状、钩状、小圆柱状,内部夹石多,分枝复合多且无规律。3矿床构造影响程度(1)小构造影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系数0.3。矿体基本无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很小。(2)中类型系数0.2。有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3)大类型系数0.1。有多条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对矿体错动距离大,严重影响矿体形态。4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大致分为稳定、较稳定和不稳定三种。其各矿种不同稳定程度的厚度变化系数及类型系数如表4-3-2所列。表4-3-2矿体厚度稳定程度矿

6、产种类稳定程度厚度变化系数(%)类型系数铜稳定<600.6较稳定60~1300.4不稳定>1300.2铅锌稳定<500.6较稳定80~1300.4不稳定>1300.2银稳定<800.6较稳定80~1300.4不稳定>1300.2钼稳定<600.6较稳定60~1000.4不稳定>1000.25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可根据主元素品位变化系数划分为均匀、较均匀、不均匀三种。其各矿种有用组分均匀程度具体划分及相应的类型系数值如表4-3-3所列。表4-3-3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矿产种类均匀程度厚度变化系数(%)类型系数铜均匀<600.6较均匀60~1500.4不均匀>1500.2铅锌均匀

7、<800.6较均匀80~1800.4不均匀>1800.2 银均匀<1000.6较均匀100~1600.4不均匀>1600.2 钼均匀<800.6较均匀80~1500.4不均匀>1500.2(二)勘探类型划分1我国勘探类型划分的历史:1.建国初期,主要是采用前苏联50年代对有关矿床的勘探分类。2.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了铁、有色金属矿床、铝土矿等矿种的勘探规范。在规范中分别对有色金属、铝土矿、铁等矿床勘探类型作了划分,其中,将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锡、钼)分为4类,铝土矿分为4类,铁矿床分为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