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ID:39280587

大小:249.7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9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_第1页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_第2页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_第3页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_第4页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稠油降粘方法概述尉小明!刘喜林"王卫东#徐凤廷$(!%辽河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盘锦!"$&!&;"%辽河油田技术发展处,盘锦!"$&!&;#%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盘锦!"$&!&;$%辽河油田冷家公司,盘锦,!"$&!&)摘要: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稠油(包括特稠油和超稠油)降粘方法(包括掺稀油降粘、加热降粘、稠油改质降粘及化学降粘等四种)的降粘原理及其优缺点。掺稀油降粘存在着稀油短缺及稠油与稀油间价格上的差异等不利因素;加热降粘则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存在着较高的能量损耗和经济损失;改质降粘要求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同时使用范围较窄;化学

2、降粘使用范围相对较宽(包括油层开采、井筒降粘、管道输送等领域),同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分析认为,采用化学降粘方法进行稠油降粘具有一定的优势,建议优先考虑。关键词:稠油降粘方法稀油表面活性剂改质加热稠油是指在油层温度下粘度大于!&&’()·*表!稠油稀释降粘表的脱气原油,但通常都在!()·*以上。稠油由于相对密度-粘度-油类(,·.’/#)温度-0(’()·*)掺比,1粘度高,流动阻力大,不易开采,其突出的特点是稠油!%&&&"234&&&$4含沥青质、胶质较高。目前国内外在稠油开采过稀油&%2!&"23#3"程中常用的

3、降粘方法有:加热法、掺稀油法、稠油混合油&%23#"2556改质降粘及化学药剂降粘法。在我国辽河高升油田的稠油中,掺入!-#的[!]!掺稀油降粘稀油量,3&0时粘度由"7$()·*降为!3&7"&&!%!降粘原理’()·*。一般当稠油和稀油的粘度指数接近时,混合!%"降粘规律["#!油粘度符合式(!):))轻油掺入稠油后可起到降凝降粘作用,但+,+,!混!"+,+,!稀#(!$")+,+,!稠(!)对于含蜡量和凝固点较低而胶质、沥青质含量较式中:!混、!稀、!稠—分别为混合油、稀油及稠油在同一温度的粘度,’()·*;"—稀油的质量

4、分数。收稿日期:"&&!&2&5;修改稿收到日期:"&&"&6"3。作者简介:尉小明(!26"),理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和辽河表!为委内瑞拉东部某油田稠油稀释降粘数油田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从事日用化工、油田化学等据。可见,掺稀油降粘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接近。化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篇。$%&’%()*+$%+,$,-’)*).",/01’2%-345*,+3,5%*%!,=>?@A;BA>?",C)?D)A);!!89:;+;)<,)

5、*2-6,5)7+012-)8-29’*72+:./;32’-3’)-<=’31-.4.6:,;1)-61)2"&&"#6,012-);"%;1)-61)201’,23)45-62-’’*2-6>’7’)*31?-7+2+@+’,;1)-61)2A’+*.31’,23)40.,()-:B2,2+’<,;1)-6C1)2"&!"&4,012-)),6789:;8:HA9I9*9)I.AJI?,I9**?

6、5MF;’9KAG+<)JAKA)+9<9.?>+EO9E;I9.K+G9PKI).K9ELI?’.?)+)’K)I,)+EO9*G*;<,<)JAMKA)+9<9,’9KAG+<)JAKA)+9<9,K?+>9<9?IPG+9<9)**K)IK;<,’)K9I;)+*OG)*9I;9*?LI9).K;?<*%<=>?@9A7:",5ME;’9KAG+<)JAKA)+9<9;JI9J)I)K;?<;JI?.9**;I9*9)I.AJI?,I9**万方数据9;高的高粘原油,其降凝降粘

7、作用较差。有明显差别:,)高粘原油的粘度对温度更敏感;!)所掺轻油的相对密度和粘度越小,降凝降))高粘原油的凝固过程是随温度降低,稠度增粘效果也越好;掺入量越大,降凝、降粘作用也越大,最后失去流动性的渐变过程,而一般原油在反显著。常点以下呈突变过程,这表明:1)高粘原油的加")一般来说,稠油与轻油的混合温度越低,热降粘效果比一般原油更显著,采用加热降粘处降粘效果越好。混合温度应高于混合油的凝固点理是经济的;!)高粘原油的低温流动性和在低温#$%&,等于或低于混合油凝固点时,降粘效果下输送的安全性比一般原油好,而且粘度受流态反而变差

8、。影响也较小,宜于采用大管径、低流速输送。’)在低温下掺入轻油后可改变稠油流型,使#("存在问题其从屈服假塑性体或假塑性体转变为牛顿流体。加热输送方法是传统的方法,目前也仍是国!("优缺点内外原油主要集输方法,但其能耗高,占输量,3轻质稀原油不仅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