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

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

ID:39287590

大小:616.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9

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_第1页
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_第2页
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_第3页
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_第4页
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月,第37卷第6期,Dec.,2007,Vo.l37,No.6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123李昭淑,丁冰,王涛(1.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2.陕西省地矿局,陕西西安710068;3.西安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陕西西安710074)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翠华山山崩地貌的形态特征、成因

2、、发育过程,以及地质公园的建没。方法应用地质地貌学工作方法,野外实地考察,参阅相关资料,从区域地质构造、岩性、地貌、风化和地震作用力诸因素,结合航片分析,对地震山崩进行较全面的科学研究。结果翠华山地震之前,山坡受结构面控制,形成了潜在不稳定的岩体,受强大地震力的作用,以滑崩的方式运动,形成崩塌壁、崩积物和堰塞湖等地貌,特别是地表崩积物的岩块,在滑崩过程中,受反弹力影响,形成千姿百态的山崩裂石,是罕见的山崩地貌奇观现象。结论翠华山山崩地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地震强度,以及与地质地貌等环境因素有关。关键词:翠华山;地震

3、;山崩;崩塌壁;崩积物;堰塞湖;旅游中图分类号:P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4(2007)060912051翠华山的山崩地貌2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翠华山位于西安市南郊约30km,秦岭山脉北山崩是在陡峻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土体、碎坡,太乙河流域内,主峰海拔14166m,按其海拔高屑岩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倾倒、度应属于中山地貌。崩落等现象,在坡脚处形成了倒石堆或岩屑堆的现翠华山以地震山崩地貌闻名于世,而对地震发象,称为崩塌(岩崩),规模巨大的崩塌称为山崩。生的时间,一般依据历史记载,

4、推测约是公元前780山崩地貌是由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在其发育年(周幽王二年),!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过程中,因形成综合因素差异,既具有山体岩崩一般[1]岁也,三川竭,岐山崩#。但是,翠华山地震山崩的规律性,又有其特殊性,从而构成了翠华山山崩确切时间,尚无具体详实资料。地貌的奇观。依据现场考察,太乙河上游山区山崩翠华山是在强震作用下发生山崩,形成了新生主要分布在翠华山、燕儿窝沟、甘湫池和大平(见图地貌,有高大的悬崖崩塌壁,规模巨大的山崩堆1)。积体石海,堰塞湖水湫池。2.1地质构造翠华山地震山体岩崩素有!山崩地

5、貌奇观#的翠华山属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北坡有东西向美称,奇在千姿百态的山崩裂石,每块裂石上都留有延伸的深大断裂,断层面倾向北,倾角60∃~80∃,是地震力作用的烙印,形态特殊,成因复杂,风景优美,秦岭山地与渭河盆地分界断层。翠华山潜在不稳定保存完整。岩体位于太乙河西岸的谷坡,南北长约600m,东西山崩地质旅游资源由于奇特而美观,2001年3宽约200~300m。受构造运动影响,发育有多组方月6日,翠华山成为经国土资源部首批的11个国家向的断裂和节理,把岩体分割得很破碎,从而削弱了地质公园之一,并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岩体内部联结。不稳定岩体西

6、侧发育有北北东陡直收稿日期:200609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o125)作者简介:李昭淑(1928),男,山西临漪人,西北大学教授,从事地貌学研究。第6期李昭淑等:翠华山山崩地貌奇观的成因分析913破裂面,成为破碎岩体与完整岩体的分界面。底部理发育,呈大小不等的块状构造,在坡面岩石破碎集发育有向东倾斜的结构面(岩体的破裂面),这个面中地段,成为潜在不稳定的岩体。倾向和坡面一致,故近似南北破裂面和向东倾斜的23地貌结构面,把谷坡分割成为潜在不稳定的崩塌岩体翠华山受上升

7、构造运动影响,不断隆升,太乙河(见图2)。急剧下切,形成了!V#字形峡谷,当地人称为峪(太乙峪)。河谷相对高度大,谷坡陡峻,稳定性较差。潜在崩塌体受河流侧蚀与下切,切开结构面,嵌入基岩,破坏了潜在不稳定岩体原有的应力均衡,增强了向河谷的剪切应力及引张应力,即减弱了抗滑阻力,加大了下滑力,为岩崩创造了条件。24风化作用翠华山风化作用较强,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潜在不稳定的岩体,受日温差、年温差、冻融及流水作用影响,使岩体进一步破碎,特别是潜在不稳定岩体与母岩间的陡直破裂面不断扩大贯通。结构面充填物(风化物和黄土等)发生泥化与软化

8、,使其抗剪强度降低。其中,特别是降水时,水能够溶解裂隙之间可溶性的胶结物,增加单位体积的重量,加大重力作用。地下水沿结构面运动,能使其磨擦系数减小,阻力降低,有利于岩崩的形成。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