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第1章new

移动通信系统第1章new

ID:39293343

大小:935.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6-29

移动通信系统第1章new_第1页
移动通信系统第1章new_第2页
移动通信系统第1章new_第3页
移动通信系统第1章new_第4页
移动通信系统第1章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系统第1章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移动通信系统203孔凡坤课程内容移动通信概述外部噪声和干扰移动通信组网原理数字移动通信主要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据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课程重点1.移动通信的特点、系统组成、性能指标2.移动通信组网方式3.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多址技术、蜂窝技术、语音压缩技术等)4.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Um接口、通信流程、安全性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5.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通信流程、安全性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6.移动数据通信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1.1概述及发展简况1.2移动通信特点1.3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4移动通信工作频段

2、1.5无线电路工作方式1.6移动通信网性能指标1.7移动通信发展趋向1.8第三代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1.1概述及发展简况1.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方式。移动体之间的通信只能依靠无线电传输.那什么是无线通信呢?无线通信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电磁波是它的载体。通常有:移动台→固定台(如市话)固定台→移动台移动台→移动台1.1概述及发展简况2.移动通信发展简况移动通信并不是一项很新的技术,但却是一项正在急剧发展的技术.早期——20年代开始在军事及某些特殊领域使用(美国警察的车载无线电系统),特点:工作频

3、率低(短波范围);专用系统40~70年代中——逐步向民用扩展(美国所建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特点:由专网发展到公网、容量小。70~80年代———移动通信蓬勃发展阶段,移动通信经历了由模拟通信向数字化通信的发展过程.1.1概述与发展简史3.数字移动通信的优点:a)频谱利用率高,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b)便于与ISDN网络接口实现多种业务c)保密性能好d)抗信道衰落能力强e)便于实现网络的有效、灵活管理与控制f)其它如体积小、设备成本低1.1概述与发展简史4.GSM的发展历程如下:1982年,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设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即GSM,以开发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为目标

4、.1986年,在巴黎,对欧洲各国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八个建议系统进行现场试验.1987年,GSM成员国经现场测试和论证比较,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RPE-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1.1概述与发展简史1988年,十八个欧洲国家达成GSM谅解备忘录(MOU).1989年,GSM标准生效.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网路开通运行.移动通信跨入第二代.1992年,系统命名为:GlobalSystemforMobile(全球通)组织机构:SpecialMobileGroup1993年,Pha

5、seII规范1994年,全世界范围运行1995年,DCS1800商业运行1996年,引入微蜂窝的技术,GSM900/1800双网运行1997年已有109个国家239个运营者运营着超过4400万用户的GSM网络1.1概述与发展简史在我国......1993年我国首先在浙江嘉兴建立了GSM实验网目前有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也在积极酝酿进入移动领域截止99年底中国移动用户数已达5000万,中国联通超过400万,年增长率99%以上截止99年8月中国移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的308个地市和1856个县市,全国交通干线实现无缝覆盖.地市覆盖率为91%,县市覆盖率为86%专家预测

6、,到2000年底,全国移动用户超过7500万,到2005年达2亿.1.1概述与发展简史我国移动用户增长:1.1概述与发展简史全球移动用户增长(1999年全球无线通信市场比1998年增长了21.6%,达到281亿美圆)1.1概述与发展简史1G2G3G2.5G80s初80s末96年2002年无线通信系统时间GSMPDCD-AMPSIS-95AW-CDMACDMA2000TD-SCDMAAMPSTACSNMTNTTGPRSIS-95B无线通信在今天的发展1.1概述与发展简史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先进技术:自动功率控制越区切换语音压缩扩频和RAKE接收1.2移动通信的特点1.移动

7、通信必须采用无线信道传输方式2.信道传输特性复杂且不稳定,具体表现为:(1)多径传播产生快衰落----瑞利衰落(2)慢衰落(阴影效应)(3)多谱勒频移(4)远近效应(5)外部噪声和干扰3.无线信道的频率资源有限4.移动通信技术的综合性很强,涉及有线、无线、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各方面专业技术5.对设备性能要求高1.3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交换子系统(NSS):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被访位置寄存器(VL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鉴权中心(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