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总复习

必修一总复习

ID:39300057

大小:1.03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29

必修一总复习_第1页
必修一总复习_第2页
必修一总复习_第3页
必修一总复习_第4页
必修一总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课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西周主要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3、西周的宗法制的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灭六国的过程:韩、赵、燕、魏、楚、齐2、秦统一全国的时间:公元前221年。5、秦始皇采纳李斯

2、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调动,不得世袭。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4、秦朝皇帝制的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6、秦朝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职责分别是: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三、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皇权与相权是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举例说明秦、汉

3、、唐、宋、明、清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A、中国古代宰相、丞相是皇帝的政治助手。B、秦朝和汉初,丞相的权力相当大。C、汉武帝主持政务后,A、频繁任免宰相B、形成中外朝制度,分割了丞相的权力。东汉出现了尚书台。D、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与宰相,宰相的权力有所分散。E、宋代设中书门下,为了分散相权,又增设了“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F、明朝,明太祖废宰相、权归六部,明永乐帝时,设立内阁,皇

4、权加强。G、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地方: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监察体制:西汉:汉武帝元封五年,每州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元朝设立行省制,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及影响: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主要表现:①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使君主权力大大加强。②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利,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影响:①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

5、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②消极作用: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复习)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19世纪上半期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2、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

6、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条约名称内容影响割地赔款通商口岸其它《南京条约》香港岛2100万银元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关税协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2亿两白银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辛丑条约》4.5亿两白银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

7、、义和团运动等。2、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表现了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4、黄海海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有: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5、反割台斗争的背景:《马关条约》的签定,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6、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队伍:邱逢甲和徐骧领导的义军和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7、反割台斗争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二、中国军

8、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伟大的抗日战争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2、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为期6周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被害。3、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法,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1)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