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的演进

汇率制度的演进

ID:39301334

大小:809.31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6-29

汇率制度的演进_第1页
汇率制度的演进_第2页
汇率制度的演进_第3页
汇率制度的演进_第4页
汇率制度的演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汇率制度的演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汇率制度的演进内容安排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协定欧洲货币一体化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第一节金本位制一、金本位制的类型二、金本位制与物价三、国际金本位制与汇率、国际收支平衡四、国际金本位制的利弊分析五、国际金本位制的解体一、金本位制的类型金铸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后两种为“跛脚的”金本位制)一、金本位制的类型金铸币本位制:最早实行的国家是英国(1816);美国1879年实现美元对黄金价值的真正稳定,标志着国际金本位制进入了全盛期;至20世纪初,除少数国家之外,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广泛实行

2、了金铸币本位制。金铸币本位制的“游戏规则”I.确定官方的黄金价格或“铸币平价”并允许本国货币与黄金按这一价格自由兑换。II.对私人的黄金流出入和在国际交易中使用黄金不施加任何限制。III.发行货币和铸币必须以黄金为储备,而且将本国银行存款的增长率与本国可以运用的黄金储备相联系。IV.在出现因黄金外流而导致的短期流动性危机中,中央银行应按较高的利率向国内银行提供贷款支持。V.假如暂时中止履行规则I的话,应尽快恢复按最初铸币平价进行兑换。VI.作为上述规则的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价格水平将由全世界黄金的供求内生地决定。资料来

3、源:节选自麦金农:《游戏规则:历史视角中的国际货币》,《经济文献杂志》,1993,31(3)。金块本位制1925年,英国首先实行金块本位制,不久,法国和意大利相继推行该制度。以黄金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价值符号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特征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以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替代。银行券在一定数量以上可以按含金量兑换黄金(如:英国在1925年规定,每次兑换至少是400盎司黄金,价值1700英镑或8272美元)。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由中央银行负责,禁

4、止私入输出黄金。由于金币的自由铸造和流通以及黄金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已被禁止,价值符号和黄金的兑换也受到限制,此时,黄金已难以发挥自动调节货币供求和稳定汇率的作用。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以存放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外汇资产或黄金作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一战之前,许多弱小国家和殖民地国家(如:菲律宾、马来亚、印度、印度支那以及一些拉美国家),曾经实行过该制度;一战之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德国1924、奥地利、意大利、丹麦、挪威等30个国家)也推行过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

5、位制的特征对纸币规定了法定含金量,但不能在国内直接兑换黄金,而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在国外可以兑换黄金;本币与某一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铸币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和黄金作为准备金;国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国家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以上特征导致由于纸币已不能直接兑换黄金,黄金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如果纸币流通量超过了流通中对货币的需求量,就会发生货币贬值,从而大大削弱货币制度的稳定性;由于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与某大国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

6、因此,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的贸易和金融政策、经济活动,就必然受到与之保持固定比价的那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控制。金铸币本位制情况下,物价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二、金铸币本位制与物价实行金铸币本位的国家的国内物价特别稳定。物价上升黄金的相对价格下降开采量减少,非货币用黄金需求量增加货币用黄金存量减小,物价降低。如果物价降低,会发生什么?三、国际金铸币本位制与汇率、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在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之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能够得到自动解决:价格效应:大卫.休谟的“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收入效应:货币供应量变化影

7、响到产出水平进而影响进口需求;利率效应:货币供应量变化影响利率水平进而影响资本项目(特别是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四、国际金本位制的利弊分析正面作用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由于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政府没必要克服国际收支失衡而实施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是渐进的,避免政府突然而又重大的政策或措施给一国内部经济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国际金本位制对那些偏好于膨胀国内经济的政府施加了外部约束:(1)货币用黄金存量的影响;(2)即使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了货币扩张,但随之而来的物价上涨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在

8、“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的作用下,原先的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又会逐渐得到恢复。四、国际金本位制的利弊分析弊端国际金本位制将外部均衡目标置于内部均衡(经济增长、物价与失业率)之上;出现逆差时,如果运用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则黄金外流,银根紧缩,伴随失业、生产下降等问题。虽然最终可实现外部均衡,但调整的过程牺牲了内部目标。假如政府处于内部经济的考虑,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