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天下答案

行知天下答案

ID:39305766

大小:11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30

行知天下答案_第1页
行知天下答案_第2页
行知天下答案_第3页
行知天下答案_第4页
行知天下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知天下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长主题一崇尚公平正义勇担社会责任专题一: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学苑采珠坚守公平选一选:1.B2.B3.C做一做:(1)和老师说明情况,要求学校更正得奖者名单。(2)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或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3)劝说他认真打扫卫生。(或告诉老师批评教育他。)(4)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能逐步养成负责任的习惯。(或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5)揭发检举他的作弊行为。(或向监考老师报告)(6)日常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以不正当

2、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或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或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做农民工的“守护天使”选一选:1.C2.A做一做:(1)①正义行为:青年制服歹徒。②非正义或缺乏正义感的行为:歹徒抢劫、被抢女士不为见义勇为者作证、围观人群视而不见。(2)会导致不法分子肆无忌惮地到处作案,歪风邪气日益盛行,社会公平正义得不到有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威胁。(3)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如拨打“110”电话报警等。走进生活情景问答(1)委婉地指出班主任的做法对肖亮是

3、不公平的,希望班主任能重新用合理、公平的方式选举班长。(2)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并承担赔偿责任。(或自己请人修好玻璃窗,并告诉老师。)(3)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协助医护人员将老奶奶送往医院。崇尚公平维护正义(1)示例: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撑,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为了正义,我们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为了正义,我们反对强权霸道、恃强凌弱,提倡见义勇为,扶助弱势群体。让我们一起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坚持正义,维护正义吧!(2)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里。社会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

4、。正义行为,能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3)①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②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③在社会交往、合作中,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权利,特别是当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能伤害他人的身体,更不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④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专题二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2学苑采珠我的角色我的责任选一选:1.B2.C3.A做一做:(1)第一组调查:②⑤;第二组调查:①③;第三组调查:④⑥。(2)①以雷锋为榜样,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责任。

5、②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如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救助、便民利民等。让责任点亮青春梦想选一选:1.D2.C做一做:(1)根据实际情况回答。(2)①有利于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②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有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④有助于人们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使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3)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发扬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②树立志愿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③自觉关爱他人,尽己所能帮助弱势群

6、体等。走进生活自觉承担责任责任自我评价学 习认真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强家 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主动承担子女的责任班集体积极完成值日等班级的事情集体荣誉感强社 会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关心社区建言献策(1)示例: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举办文明礼仪大讲堂、进行和谐邻里关系大家谈活动等。(2)①示例:社区还存在着问题:人们之间交往不文明、车辆无序排放、乱扔垃圾、乱贴小广告等。②向人们展示一个和谐、文明、繁荣、开放的美丽社区形象。(3)示例:进行文明礼仪讲座,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制定建设文明社区行动标准,规范和引领居民的行为;设立社区居民“读书月”、“戏曲艺术节”,

7、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智慧冲浪一、快乐选择1.A2.D3.A4.B5.C二、理性分析7.崇尚公平维护正义(1)①公平总是相对的,虽然国家和政府一再努力,但还是无法实现绝对公平。②公众的社会公平感较差,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就业机会不公平是导致公众产生不公平感的主要原因。(2)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面访调查等。(3)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