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

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

ID:39307820

大小:193.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30

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_第1页
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_第2页
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_第3页
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_第4页
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张耀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武汉430079)摘要电子印本文库为预印本交流提供了一个开放、可靠的平台。促进预印本交流是电子印本文库最基本的功能。除此之外,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也得到了扩展,包括改革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功能、提升学术影响力的功能、保存科研智力产出功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科研资源共享的功能等。关键词预印本电子印本文库功能非正式科学交流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分类号G356.1OnTheFunctionsofE-printArchiveZHANGYaokunXIANanqiang(DepartmentofInformati

2、onManagement,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Abstract:E-printarchiveprovidesanopeningandreliableplatformfore-preprintcommunication,thuspromotingpreprintcommunicationbecomesthebasicfunctionofE-printarchive.Inaddition,e-printarchivealsohaslotsofextendedfunctionssucha

3、sreformingthetraditionalscholarlycommunicationpattern,enlargingthescholarlyinfluence,preservingtheoutputofscientificresearchandsharingthescientificresourcesglobally,etc.Keywords:preprint;e-printarchive;function;informalscientificcommunication;openaccess;resourcesharing随着计算机

4、及Internet的日益普及,科学交流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科学交流的非正式过程,以其固有的优点如具有最短的情报间隔时间、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1]等,在网络环境下正显现出无比强劲的发展势头。电子印本文库即为网络环境下一种有效的非正式科学交流系统。电子印本文库是一种促进研究成果及时发布的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它通过作者自存档方式收集各种形式的学术论文的电子版本,经由互联网提供全球用户开放存取,并利用《开放存取计划》实现系统互操作,向信息增值服务提供商提供所收录电子印本的元数据记录,使[2]其能够基于元数据开发各类信息增值服务项目。乔冬

5、梅先生下的这个定义较为详细地指出了电子印本文库的功能、实现方式及增值服务模式,但将增值服务模式也作为定义的一部分,似乎有些不妥。我们认为:电子印本文库就是通过作者自存档(self-archiving)方式收集并存储有各种形式的电子预印本(pre-print)和后印本(post-print),向全球用户提供开放存取服务的在线数据库。网络环境下,电子预印本取代了传统环境下以纸张为载体的预印本。它继承了纸质预印本的非正式科学交流功能并极大地增强了这一功能。电子印本文库则集成了众多的电子预印本,为电子预印本交流提供了一个开放、可靠的平台。依靠电子印本

6、文库,预印本交流的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建设理念和技术日趋成熟及影响力的不断增长,电子印本文库除了拥有最基本的促进预印本交流的功能外,它的功能也延伸和扩展到了众多方面,包括改革传*E-mail:yaokunzhang@yahoo.com.cn1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功能、提升学术影响力的功能、保存科研智力产出功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科研资源共享的功能等。1基本功能——促进预印本交流传统环境下,科学交流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个过程,而非正式科学交流过程由于其固有的一些优点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所青睐。利用预印本进行非正式交流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如科学家将论文手

7、稿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之前,会将论文预印本以各种方式分发给其他同行以获取宝贵的意见;会议主办机构在会议召开之前,也会将会议论文预印本事先分发给与会代表;等等。这种预印本交流针对性极强,参与交流的学者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即所谓的“无形的集体”之中,交流的范围是相当狭窄的。为了扩大交流的范围,就势必要增加这一“集体”的成员数量。一旦此数量达到临界极限,由于应当分发的文件数量增多,这种渠道就不再能用有限的费用去保证足够迅速地传递科学情报。于是,“无形的集体”就会解体,而为了传[1]递在其内部交流的科学情报,就会出版新的杂志。在这种情况下,预印本的非正式

8、科学交流功能是极为有限的。也因此,J.M.齐曼指责道:“关于发展‘交换预印本’的建议,即打算把这一自发的过程变为行之有效的机构的建议,是绝对错误的。建议的设想是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