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ID:39323090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30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1页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2页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3页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4页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均有一定程度下降,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极佳的抗炎、改善血

2、脂指标的作用,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252-01  急性冠脉综合征具体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多种心血管疾病[1],其发病的生理病理基础具体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急性、亚急性心肌缺血[2],病情较为严重。现阶段,急性冠脉综合征多依据其发病机制给予对症治疗,阿托伐他汀作为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于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80例剂型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着重分析探讨了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后均被诊断为严重的心肌缺血,并伴有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有短暂的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经CT造影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45-70岁,平均年龄为(58.6±5.7)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45-73岁,平均年龄为(57.6±5.6)岁,两组患者

4、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确诊后常规治疗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剂量为20mg/d,后行100mg/d阿司匹林、10mg/d依那普利及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确诊后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行8周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分别行静脉血抽检,测定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酶动力法测定患者血脂指标,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变化,观察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

5、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均有一定程度下降,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X(―)±S,mg/L)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比较(X(―)±S,mmol/L)  2.3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偶有

6、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反应,均可耐受。  3讨论  本文80例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切实减少机体内炎症因子,改善机体内血脂指标,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3],提示阿托伐他汀具有极佳的抗炎、改善血脂指标的作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A还原酶抑制剂、羟甲基五二酰辅酶,可以调节低蛋白胆固醇受体,进而起到调节、改善机体血脂指标的功效,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并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3]。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中会降低血小板膜糖

7、蛋白含量进而抑制血小板活性,长期服用会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较少机体内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这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防控作用突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运作[5],调节机体血脂指标,在防控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苏晓广.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23(27):14-15.  [2]韦朝威.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7(13):78-79.  [3]张春华,冯卉.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

8、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26):121-1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