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民间文学考试答案

西南大学 民间文学考试答案

ID:39344428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1

西南大学 民间文学考试答案_第1页
西南大学 民间文学考试答案_第2页
西南大学 民间文学考试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 民间文学考试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姓名:2016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民间文学 【0006】 A卷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一.名词解释题1.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往复创作并流传的,反映民众真实情感、意识状态及审美情趣的特种文学。2.民间曲艺:指在民间下层社会里发展起来的文化艺术形式,多以“俗文化”为主。3.民间故事:属民间文学的一种。大致可分为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五类。内容多赞美勤劳勇敢、忠贞诚实、助人为乐的品质,嘲讽自私自利、阿谀奉承、仗势欺人的行为。往往富于幻想色

2、彩。语言生动、幽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民间传说:作为民间文学体裁分类的学术用语,专指以著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情、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解释性、传记性的口头叙事文学作品。5.梅葛:是彝族的创世史诗之一,整部诗篇约4600行,全部曲调以梅葛调子演唱,并通过口头流传方式保存下来,由创世、造屋、婚事、恋歌和丧葬四部分组成,是一部系列创世史诗6.互渗律:由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提出,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以集体表象为形式、以互渗为规律的前逻辑式神秘思维,这种思维相信人与外界事物之间有着部分或整体的等同,二者可通过神秘的方式来彼此参与、相互渗透,形

3、成极为独特的认识过程。7.时政歌: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来表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8.变异性: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象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9:幽默笑话:运用善意的嘲笑方式,并且将其放大,使之成为人们嘲笑扬弃的对象,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10.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传统道具戏的一种。木偶戏是通过艺人操纵木制偶人并口唱曲词来表演的道具戏。二.简答题1.2.这些传说都是民众口传的历史,其次体现在

4、它的文化史的价值,这些传说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背景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文化具有很重要的考证价值,另外,这些传说都具有传奇性,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具有一定的娱乐和教育的功能。3.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贴近生活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和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

5、在的文体。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从神话、传说到变形故事、动物故事、寓言、生活故事、笑话,其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幻想性依次减弱,现实性依次增强。这一点是民间故事区别于神话的主要特征。泛指性一般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故事的叙述注重关键性情节的交代,而不做面面俱到的细节描述。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力也主要在情节的生动性上。有浮生萦云(故事篇)。这点是故事区别于传说的主要特征。传说总是尽力把情节落实到确定的人、事、物上,尽管那情节是虚构

6、的。类型化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主题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表达同样的主题,如表达生活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对于机智善辩的赞扬、对于愚蠢呆笨的讽刺等。人物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的人物属于同一种形象类型,即在品格、行为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如巧媳妇型、呆女婿型、机智人物型等。同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会生发出许多大同小异的多种说法,同一母题会表现为多种异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称为“类型”。类型分析时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以至于故事类型的研究成为一种分支学科即故事类型学,在这方面曾出现

7、大量论著。当然,类型化不仅是民间故事的特点,神话、传说也有类型化的表现,但故事的类型化更为突出,可以说故事是类型化最强的一种叙事文体。与类型化相关的是,故事对人、事物、景的个性化描写较为缺乏,叙事手法较为粗疏,但这点从另一角度看就是质朴简约,与民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而且叙述粗疏的不足为情节的强烈趣味性所弥补,使故事成为现代民间叙事文体中影响最广泛的一种。4.AT分类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故事情节类型分析法。1910年,芬兰的阿尔奈(Aarne,AnittiA.)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以及某些其他欧洲国家的民间故事,将这些

8、故事的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归为一个类型,并写出简洁的提要,然后分类编排,统一编号。该索引发表后,影响很大。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