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与唐诗中的梧桐情结

“凤栖梧”与唐诗中的梧桐情结

ID:39348869

大小:27.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1

“凤栖梧”与唐诗中的梧桐情结_第1页
“凤栖梧”与唐诗中的梧桐情结_第2页
“凤栖梧”与唐诗中的梧桐情结_第3页
“凤栖梧”与唐诗中的梧桐情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凤栖梧”与唐诗中的梧桐情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凤栖梧”与唐诗中的梧桐情结章梦雨(11级汉语言文学二班010111092)【内容摘要】:梧桐自古以来作为文学中的意象,文化中的事象,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蕴。在先秦时期,梧桐就因为“凤栖梧”这个古老的传说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在唐诗中,诗人们赋予了这种意象更为丰富的内涵。梧桐在唐代诗人们情感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粗略统计,唐代共有近230位诗人的660多篇诗作与梧桐有关。本文着重讨论梧桐在唐诗中被赋予的多种意义。【关键词】:唐诗;梧桐;乡情;爱情;友情;理想自梧桐嵌入诗词,从自然物象到象征意象,经过了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国文人对梧桐寄予诸般情感,到了唐代更富

2、有情致和文化意蕴。在先秦时期,梧桐一般是伴着凤凰一同出现的,《诗经·大雅》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在传说中凤凰是居住于梧桐树之上的,而凤凰在古人眼中是自然界中神奇而高贵的灵鸟,所以梧桐这样一种普通的树木也因为“凤栖梧”的神话被无形中提升了地位。自此,“凤凰”与“梧桐”作为一对固定搭配深入人心,在后代尤其是唐代诗歌作品中,这一对意象组合已经不再是单纯歌咏一个古老的神话,而是别有寄托之意了。一、“凤栖梧”与“梧桐”的家园意义梧桐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它分布广泛,易种易活。白居易《云居寺孤桐》诗中云:“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足

3、见其生命力之强。另外,古人认为凤凰是可以带来祥瑞的神鸟,而凤凰又常栖息于梧桐之间,所以梧桐在古人心中乃为吉祥之树。故古人常在庭院中央或水井边栽种梧桐,以期盼祥瑞临门。再者,梧桐高大茂盛,亦可作为美化遮阴之用。正因为梧桐的这一特征,所以梧桐在古人印象中是与家园紧密联系的。当诗人漂泊在外身在他乡时,梧桐便成了记忆中家乡的象征。唐代诗人常借“梧桐”代指思乡之情。如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诗人看到他乡初开的菊花时,兴起了思乡之心,在诗里,“高桐”就是故乡的象征。又如元镇《桐孙诗》:“去日桐花半桐叶,别来桐树老桐孙。城中过尽无穷事,白发满头归故园。”

4、诗人离开家乡时,正是桐树花开,而当诗人在“城中过尽无穷事”、“白发满头”再回到家乡时,家乡的桐树已老得长满了孙枝。这里诗人把“桐花”、“桐叶”、“桐树”、“桐孙”作为故乡最具代表性的景象,来代表故乡,以它们的荣枯写出离家之久与人生无常的沧桑之感。有时诗人甚至直接将故乡称为“桐乡”。所谓“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叶落是对秋天来临最具代表性的情景,而秋天的来临暗示着年关将近叶落归根,因此很多思乡作品都写于秋季,歌咏秋天的典型景象,即梧桐叶落或是秋雨梧桐。二、“凤栖梧”与“梧桐”的爱情意义神话传说中凤凰“非梧桐不栖”的坚贞,有如一位执着操守、忠贞不渝的伴侣,这一特征让细腻敏

5、感的诗人联想到爱情。唐代诗人有时借这一神话抒发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坚守,倾诉着一片真挚的相思之情。在诗人笔下,凤凰与梧桐的坚贞感情是相互的,凤凰选择了梧桐,而梧桐也热切期待凤凰的光临。如李商隐的“枳嫩栖鸾叶,桐花待凤发”。张祜《琴曲歌辞·司马相如琴歌》诗中:“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在这里梧桐带有了“爱情栖息之地”的意味,它是彼此相互爱慕的凤凰向往追寻的地方,是爱情的象征。而有时当凤凰离去时,梧桐默默的守护着一方净土等待着凤凰到来,如李商隐的“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借“梧桐忆凤”写出诗人思念爱人的一片痴情。相传梧桐是雌雄异

6、株,梧为雄树,桐为雌树,两相偕老,同生共死。因此梧桐又被称为“双梧”或“双桐”。双桐枝叶相交,象征着纠结、缠绵、至死不渝的爱情。因此,梧桐也经常单独作为美好坚贞爱情的象征出现在唐代诗歌中。三、“凤栖梧”与“梧桐”的友情意义。在神话中凤凰非梧不栖,凤凰与梧桐的紧密关系不仅让人联想到忠贞不渝的爱情,也会让人想到君子之间的知己之交。关于凤凰,《庄子·秋水》介绍:“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它不知疲倦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南来北往,一生劳碌,坚持自己的原则,非甘泉不饮,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这样的品行正是自古以来孜孜不倦地追求道德完善的君子的

7、品行。而梧桐外表疏直、秀丽、高大,内里虚心通达,所以被古人用以比喻君子的才德。正所谓“物以类聚”,品行高洁的凤凰栖息在品格孤高的梧桐之上,凤凰对栖息之所的这种坚定不二的选择,令人钦佩、感动。故而在唐诗中“凤栖梧”象征道德追求与道德完善的意象组合,意味着古人向往的君子至交的友情意义。如李商隐去世后,他的好友崔珏在《哭李商隐》中写道:“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四、“凤栖梧”与“梧桐”的理想意义唐代受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思想的影响极深,诗人们常常以凤凰自喻,自喻为怀抱璞玉,有济世报国之志的贤能君子,而梧桐也便成了他们孜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