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

ID:39349586

大小:46.4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1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_第1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_第2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_第3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_第4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学前儿童发展(一)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涵义:婴幼儿发展,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过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影响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二)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成熟势力说——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与外环境有

2、关,其中生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经典行为主义——华生——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S-R理论,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环境决定论◆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强调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社会认知——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自我强化:人能观擦自己的行为,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0~1岁,口唇期;1~3岁,肛门期;3~6岁,性器期;6~11岁,潜伏期;12岁以后,生殖期◆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8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

3、羞怯或疑虑、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创造对停滞、完善对失望◆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三山实验——四个影响因素: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四个年龄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2~7岁,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自我中心,不可逆性,没有守恒概念,相对具体性);7~11岁,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概念,可逆性);11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三个观点:文化的重要性;语言的角色;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的

4、最小差异)——最近发展去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三)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个月: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脚掌);巴布金反射(手掌)——1~6个月:手眼协调和开始认生都发生在5~6个月◆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言语的形成(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思维的萌芽(2岁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2岁,掌握了代名词“我”)◆3~4岁的年龄特征: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仍带有知觉行动性◆4~5岁的年

5、龄特征:爱玩、会玩、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5~6岁的年龄特征:好学、好问;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个性初具雏形;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四)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身体发育的特点: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儿童肌肉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五)6岁以后,一个是性成熟期以后;肺的发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身体发育的规律: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第一个突增期在2岁以前;第

6、二个突增期在青春期);幼儿身体发育是具有程序性的(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颅增长一倍,躯干增长两倍,上肢增长三倍,下肢增长四倍);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时期和出生后一直是领先的)◆动作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到局部,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五)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一)注意◆注意: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订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有预订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规律注意的选择性: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与幼儿

7、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受强化方式的影响注意的稳定性:(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可持续注意1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能保持注意20分钟左右)——影响因素: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例如:幼儿可以边唱歌边做动作,或边搭积木边聊天等。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儿童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所进行的活动比较熟练,至少对其中的一种活动掌握得比较熟练,做起来不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