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ID:39353383

大小:9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1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_第1页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_第2页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_第3页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班级:09机械类(2)班学号:B09300201姓名:丁芳【摘要】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而言,踏入社会后,摆在自己面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就业、继续深造、待业。而就业往往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人都退缩了。那么,就业到底难到什么程度了呢?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形势的呢?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并对其产生原因做出了几点分析。【关键词】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培养模式【正文】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1.就业困难急

2、剧增加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集中的弱者群体。2007年之后,不少大学生开始出现失业或者隐形失业的状况,到2009年大学生失业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则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够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因素,已经远远不限于本国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

3、能力,更多或更宽的是来自于全球经济状况和国内外的人才竞争力。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就业困难急剧增加。2.就业后面临的经济压力即使是就业了的大学生,也在面临微薄收入与生活支出的巨大压力。大学生经过了最少15-4-形势与政策论文年的教育过程,最基础的就是学会了如何体面的生活。但是,体面的生活需要消费的支持。而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往往只有1000-2000元,如果在大中城市独立生存的话,这些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体面生活支出。尤其是进入2009年,房租、食品、服装、交通等生活费用的上涨,让这些刚毕业的大

4、学生的生活状态更加艰难。大学生普遍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大学生花费家里几万至十几万元上大学,让很多家长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有的学生在贷学金的支持下完成的学业,也就意味着需要偿还贷学金。但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也就意味着无法获得收入来源。而不少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其收入也非常低,还没有农民工的收入高。同时,而这些支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无法独立地生存,更不用说归还来自父母或者金融机构的大学贷款。3.就业难对后期教育的影响全国2000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也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刚刚

5、毕业不久的学长们的境遇,迫使他们思考自己毕业之后的生存状况。如果只有10-20%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而如果超过50%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没有机会给他们就业。那么,他们该怎么办?是继续每年交将近10000元的学杂费,已经花费更多的生活费,继续读未来找不到工作的书,还是采取其它措施。在“蜜罐”中长大,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大学生们,开始体会真实生活的严酷现实。他们下一步何去何从?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链。如果大学生无法就业的话,还会影响到无

6、数中小学生家长的观念意识。中小学生家长就会反思,自己给孩子进行了大笔的投资,而且学生学习很刻苦、很努力、成绩也很好,但结果却是找不到工作。这不仅浪费了金钱、牺牲了孩子的美好童年,还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结果是自己希望的吗?读书真的有用吗?而当中小学生家长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直接会影响到教育这个产业链,以及依附于教育的附属产业,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形态。二、造成就业难的原因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未就业人口基数大-4-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时候,每年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攀

7、升,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矛盾。2001年全国毕业生人数115万,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万,十年时间数字增加了5倍之多。在这期间,我国的GDP一直稳定在8%的增长速度,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就业面临泰山压顶之势。历年大学生毕业生总数,未就业毕业生总数(见下表)。年度毕业生总数(万人)累计未就业毕业生总数(万人)02-09年毕业生总人数(万人)200214550305220032127020042801502005338300200641341020074955202008559730200961

8、11300在如此之大的未就业大学生基数下,作为不久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们看不到希望!2.大部分高校培养模式落后,专业设置与社会要求不对口现在不少高校针对本科生的培养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满堂灌的单向输入,学生被动的全堂听讲。这样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思维,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都是静态过时,而且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远低于其应试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性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高校设置的专业不少都与市场脱节,高校重复性设置专业现象严重。当前,“专业名称不符”成为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