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仪器设备费申请书(指仪器设备单价逾二十万元以上者)

中型仪器设备费申请书(指仪器设备单价逾二十万元以上者)

ID:39362803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1

中型仪器设备费申请书(指仪器设备单价逾二十万元以上者)_第1页
中型仪器设备费申请书(指仪器设备单价逾二十万元以上者)_第2页
中型仪器设备费申请书(指仪器设备单价逾二十万元以上者)_第3页
中型仪器设备费申请书(指仪器设备单价逾二十万元以上者)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型仪器设备费申请书(指仪器设备单价逾二十万元以上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壹、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102年度強化中藥製程安全及品質管制(案號:1020002873)委託研究計畫研究重點項目一覽表單位(萬元)編號研究重點期程(年)預算經費上限合計通過案數限制性別分析102-103年重點1中藥基準方使用黃耆與紅耆之差異研究1150150擇優1項計畫否重點2提升中藥品查驗登記及品質研究1120120擇優1項計畫否重點3中藥廠稽查人員培訓1120120擇優1項計畫是注意︰1.本計畫102-103年度執行期程預定自102年7月1日至103年5月31日止,起始日期將依議價決標日期修正。2.本案係依政府採購法規定辦理委託,故投標單位於投標時務必詳閱本需求說明書

2、、相關招標文件及契約規範內容,本案各研究重點所列研究內容可擇項進行,請計畫主持人衡量自身及單位之承作能力規劃,未來倘有無法承作或違約之情事,將依政府採購法及契約規定辦理。3.計畫撰寫內容應符合研究重點各項說明,多年期計畫一次提出各年度計畫施作之規劃及所需經費,視投標單位實際所提計畫書內容,本會保留經費調整空間。4.投標單位針對研究重點所提單一計畫所列報價1年期不可逾每項計畫經費上限(如:研究重點1:經費編列不得超過150萬元),投標單位報價超過預算經費上限者,依政府採購法第50條第1項第2款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96年10月2日工程企字第09600396110號函規定,列為不

3、合格標,不予減價機會。5.只要以人為研究對象,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影響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貳、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102年度強化中藥製程安全及品質管制(案號:1020002873)委託研究計畫研究重點研究重點項目1:中藥基準方使用黃耆與紅耆之差異研究(一)研究目的:建立中藥基準方使用黃耆與紅耆之差異研究,探討黃耆與紅耆使用療效研究,是否有部分處方得使用紅耆。(二)研究內容:41.針對中藥基準方中使用黃耆之方式進行研究,探討黃耆與紅耆之使用評估。2.評估中藥基準方中使用紅耆之可行性,以實驗模式建立黃耆與紅耆之評估研究,以了解兩者間之異同性。3.提出基

4、準方處方中黃耆得以紅耆取代使用之評估研究。(三)說明:黃耆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草部上品,以後歷代諸本草皆有收載與增著,並沿用迄今之重要藥材。臺灣中藥典記載黃耆之來源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膜莢黃耆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或蒙古黃耆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乾燥根。具有益氣固表,利尿,扥毒、排膿,斂瘡生肌的作用。另外,臺灣習用之紅耆藥材〈或稱晉耆〉係岩黃耆屬〈Hedysarum〉植物多序岩黃耆Hedysarumpolybotry

5、sHand.-Mazz.的根。黃耆自古為補氣諸藥之最,又為內託癱瘡聖藥,而紅耆則外用敷腫毒。然而早期市售品卻以紅耆代黃耆使用,直到近年才分別正名,但仍有紅耆代替黃耆之情形。臺灣中藥典已分別收載之,黃耆、紅耆為同科不同屬之兩種藥材,不論在外觀、成分、藥理活性、臨床療效等方面都有相當大之差距,如膜莢黃耆之藥理活性成分AstragalosideIV,並未在多序岩黃耆根中發現,兩者特性顯然不同,應予釐清。計畫執行期程:1年。每項計畫經費上限:150萬元整。本重點通過計畫數限制:擇優1項計畫。4研究重點2:提升中藥品查驗登記及品質研究(一)研究目的:1.提出提升中藥品查驗登記之修正研究

6、,以提升中藥產業管理。2.建立中藥濃縮製劑指標成份限量管理模式,確保中藥濃縮製劑之品質及有效性,以維護使用者之用藥品質及安全。(二)研究內容:1.配合產業需求與發展,針對中藥品查驗登記時相關表單與試驗部份之進行改進研究。2.考量科學性、實用性、銜接性與時效性等因素提出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中藥部分條文修正方案。3.蒐集各中藥廠依『中藥濃縮製劑制訂指標成分定量法規格注意事項』一日量製劑之指標成分,藉由該數據之統合分析,提出中藥濃縮製劑指標成份限量之管理原則及方式草案。(三)說明:1.中藥品查驗登記具高知識技術經濟特性,須不斷因應全球科技環境演變,考量科學性、實用性、銜接性與時效性

7、等因素,配合國際醫藥法規協和化趨勢,提出提升中藥品查驗登記之修正研究,以提升中藥產業管理。2.本計畫可參考本會101年度CCMP101-CP-015「使用高效液相層析儀分析中藥濃縮複方製劑中有效成分含量及生藥粉末添加評估」及CCMP101-CP-017「十種市售常用中藥濃縮製劑之指標成分分析」之研究成果。3.目前國內已訂定20方濃縮製劑應依『中藥濃縮製劑制訂指標成分定量法規格注意事項』進行管理,一日量製劑之指標成分之規格範圍應為標誌量之±50%以內,且其規格範圍之下限值不得低於標準湯劑下限值之70%。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