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面试要点

TD-SCDMA面试要点

ID:39366267

大小:47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01

TD-SCDMA面试要点_第1页
TD-SCDMA面试要点_第2页
TD-SCDMA面试要点_第3页
TD-SCDMA面试要点_第4页
TD-SCDMA面试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TD-SCDMA面试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TD-SCDMA面试要点1.信道编码方式卷积编码、Turbo编码2.调制方式QPSK、8PSK3.双工方式TDD特点:Ø易于使用非对称频段,无需具有特定双工间隔的成对频段;Ø适应用户业务需求,灵活配置时隙,优化频谱效率;Ø上行和下行使用同个载频,故无线传播是对称的,有利于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Ø无需笨重的射频双工器,小巧的基站,降低成本。4.关键技术TDD、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接力切换、软件无线电、低码片速率、动态信道分配、功率控制5.时隙结构Ø一个TDMA帧长度为10ms。一个10ms的帧分成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子帧,每个子帧的时长为5ms。Ø子帧分成:

2、7个常规时隙(TS0~TS6),每个时隙长度为864chips,占675us;3个特殊时隙:DwPTS(下行导频时隙,长度为96chips,占75us)、GP(保护间隔,长度96chips,75us)、UpPTS(上行导频时隙,长度160chips,125us)。子帧总长度为6400chips,占5ms,得到码片速率为1.28Mcps。ØTS0总是固定地用作下行时隙来发送系统广播信息,是广播信道PCCPCH独自占用的时隙。Ø而TS1总是固定地用作上行时隙。其它的常规时隙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配置成上行或下行以实现不对称业务的传输,上下行的转换由一个转换点(Switc

3、hPoint)分开。每个5ms的子帧有两个转换点(UL到DL和DL到UL),第一个转换点固定在TS0结束处,而第二个转换点则取决于小区上下行时隙的配置。1.下行导频时隙DwPTS的作用Ø作用:下行导频和下行同步。终端开机时必须取得下行导频信号。以便进行下行同步并通过BCH获取小区信息进行稍后的上行同步过程。Ø每个子帧中的DwPTS由NodeB以最大功率在全方向或在某一扇区上发射。这个时隙通常是由长为64chips的SYNC_DL和32chips的保护码间隔组成。1.上行导频时隙UpPTS作用Ø作用:UpPTS是为上行同步而设计的,当UE处于空中登记和随机接入状态

4、时,它将首先发射UpPTS,当得到网络的应答后,发送RACH,这个时隙通常由长为128chips的SYNC_UL和32chips的保护间隔组成。2.时隙、扩频因子、物理信道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可以提供16个码道。普通物理信道由频率、时隙、信道码、训练序列位移、无线帧分配来共同定义。扩频因子决定一个时隙的物理信道数目,扩频因子不同,一个时隙内的码道数目也不同。TD-SCDMA的下行链路扩频因子为16,因此码道数也为16。所有的物理信道都采用四层结构:系统帧号、无线帧、子帧、时隙/码。3.Midamble码作用Ø上下行信道估计;Ø功率测量;Ø上行同步保持。4.TD-SC

5、DMA系统涉及的码资源、码组划分及作用TD-SCDMA系统的码资源包括:32个SYNC-DL、256个SYNC-UL、128个Midamble、128个Scrambling。所有码被分成32个码组,每个码组由1个SYNC-DL、8个SYNC-UL、4个Midamble、4个Scrambling组成。不同的邻近小区将使用不同的码组。对UE来说,只要确定了小区使用的SYNC-DL,也就知道该小区使用哪些SYNC-UL、Midamble、Scrambling。SYNC-DL,32个,64bit,在下行导频时隙发射,用来区分相邻小区。一个SYNC-DL码唯一标示一个基站

6、和一个码组,一个SYNC-DL码包括4个扰码,每个扰码对应一个Midamble码。SYNC-UL,256个,128bit,在上行导频时隙发射,用来区分不同的UE。Midamble,128个,128bit,用来信道估计、功率控制测量等(TD-SCDMA系统中在帧结构中设置了用来进行信道估计的训练序列Midamble)。Scrambling,128个,16bit,标识小区。1.阴影效应定义移动台在运动中,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电波的传输路径的阻挡而在传播接收区域上形成半盲区,从而形成电磁场阴影,这种随移动台位置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中值的起伏变化叫做阴影效

7、应。阴影效应是产生慢衰落的主要原因。2.远近效应定义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用户与基站间的距离也是在随机的变化,若各用户发射功率一样,那么到达基站的信号强弱不同,离基站近信号强,离基站远信号弱。通信系统的非线性则进一步加重,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和以强压弱的现象,通常称这类现象为远近效应。因为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所有用户共同使用同一频率,所以“远近效应”问题更加突出。3.多普勒效应定义它是由于接收的移动用户高速运动而引起传播频率的扩散而引起的,其扩散程度与用户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多普勒频移同移动台速度波长及运动方向有关。多普勒频移Δf(dopplers

8、hift)即Δf=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