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夹具设计实例》PPT课件

《专用夹具设计实例》PPT课件

ID:39368462

大小:1.7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01

《专用夹具设计实例》PPT课件_第1页
《专用夹具设计实例》PPT课件_第2页
《专用夹具设计实例》PPT课件_第3页
《专用夹具设计实例》PPT课件_第4页
《专用夹具设计实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用夹具设计实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制教研室第十六章专用夹具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第三节专用夹具设计实例第十六章专用夹具设计一明确设计任务,收集原始资料二拟定夹具结构方案第三节专用夹具设计实例本节教学内容三绘制夹具总图及制定技术要求本节教学要求:通过夹具设计实例掌握专用夹具结构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本节教学要求第三节专用夹具设计实例专用夹具结构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本节教学重点本节教学重点:第三节专用夹具设计实例一、明确设计任务,收集原始资料二、确定夹具结构方案三、绘制夹具总图四、标注总图上的尺寸、公差配合与技术条件五、夹具工作精度的分析计算第三节专用夹具设计实例零件图图J1一、明确设计任务

2、,收集原始资料第三节专用夹具设计实例该零件中批生产,材料为45钢。该铣槽工序在X6130卧铣上用三面刃铣刀加工。本工序加工要求为(1)槽宽mm。(2)槽底至工件底面的位置尺寸62±0.01mm。(3)槽两侧面对孔轴线的对称度0.2mm。(4)槽底面对工件B面的垂直度0.10mm。1.熟悉工件零件图以及本工序的加工要求(1)铣前后两端面X6130卧铣(2)铣底面、顶面X6130卧铣(3)铣两侧面X6130卧铣(4)铣两台肩面X6130卧铣(5)钻、铰孔Z5135立钻(6)铣槽X6130卧铣2.收集原始资料、明确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该工序

3、必须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现在来分析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及基准选择的合理性。二、拟定夹具结构方案1.确定定位方案(1)验证基准选择的合理性自由度分析建立坐标系图J2①为保证槽底面至工件B面的垂直度,应选B面作定位基准,限制工件、。②为保证工序尺寸62土0.10mm,应以A面定位,限制工件、。③为保证槽两侧面对mm孔轴线的对称度,应选孔轴线定位,限制工件。④为了方便地控制刀具的走刀位置,还应限制工件。因而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由分析可知,要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相重合,所选定位基准是B面、mm孔和A面。自由度分析本道工序工件的定位面是后平面B、底平面A

4、和mm孔。夹具上相应的定位元件选为支承扳、支承钉和菱形定位销,如图J8所示。(2)选择定位元件图J8定位平面B所用的支承板参考JB/T8029.1—1999中的定位支承板进行设计。定位平面A的定位支承钉以及菱形定位销按实际需要在JB/T8029.2—1999中选取。确定支承钉定位表面到菱形定位销中心的名义尺寸及其极限偏差ld=l±δd。(3)确定定位元件尺寸、极限偏差和定位元件间位置尺寸及其极限偏差其中l取工件相应尺寸的平均尺寸,公差取相应尺寸公差的1/4,则有ld=23±0.02mm。最后确定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的直径及其极限偏差,又则菱形定位销和定位

5、孔配合的最小间隙Xmin为(其中,查阅手册b=3)(3)确定定位元件尺寸、极限偏差和定位元件间位置尺寸及其极限偏差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的直径为mm公差按IT7选取,则mm(3)确定定位元件尺寸、极限偏差和定位元件间位置尺寸及其极限偏差①槽宽mm的定位误差该尺寸由铣刀直接保证,不存在定位误差。②槽底至工件底面位置尺寸62土0.10mm的定位误差平面定位时,基准位移误差忽略不计,△Y=0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B=0故△D=△B+△Y=0(4)分析计算定位误差③槽两侧面对孔轴线的对称度0.2mm的定位误差工件以φ14孔轴线定位,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B

6、=0。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直径和定位孔配合时产生的最大间隙将直接影响对称度要求。△Y约为对称度允差的1/2,应采取措施减小该项误差。(4)分析计算定位误差④槽底面对工件B面的垂直度的定位误差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B=0。平面定位,基准位移误差忽略不计,△Y=0。故△D=△B+△Y=0(4)分析计算定位误差①提高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的制造精度,将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精度提高到IT6级,=0.011mm0.097仍接近加工允差的1/2。(5)减少对称度定位误差的措施②在提高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精度的基础上,将φ14孔的精度提高到IT8级。这时孔的尺寸为,公差为

7、0.027mm,有约0.12mm的加工精度预留量,可以保证对称度加工要求。通过钻、铰加工仍能保证孔的加工要求。(5)减少对称度定位误差的措施如图J9所示,加工时,工件受到切削合力,可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切削分力、,切向铣削力。在对称铣削情况下=(1-1.2)=(0.2-0.3)2.确定夹紧方式,设计夹紧机构(1)计算切削力及所需夹紧力图J3作用于工件上的切削力切向铣削力Fz为式中——铣削力,N;——影响系数,大小与实验条件有关;——铣削宽度,mm;——每齿进给量,ram/齿;——铣刀直径,mm;——铣削深度,ram;——铣刀齿数;——修正系数。(1)

8、计算切削力及所需夹紧力已知,=3,=12,=0.15,=100,=12,=68.3,则(为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