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

ID:39369067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1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_第5页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_第6页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_第7页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_第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姓名:李清华通讯地址:河北省阳原县北关中心校课题名称观潮班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时两课时授课人李清华一、概述《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介绍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描写了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大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但学生

2、因阅历不够,难以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所以,在教学中要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及充分地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并能熟读成诵。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观潮、笼罩、若隐若现”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了解钱塘江大潮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4.学习作者按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观察能力很强,并且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所

3、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但学生因阅历不够,难以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所以,在教学中要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及充分地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并能熟读成诵。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以读引领。“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

4、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2、以感深化。利用视频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感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利用视频课件,呈现近年来游人观潮场景,用身临其境的感知和现场雄浑的景象让学生来体会钱江潮的雄伟和祖国河山的雄壮。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选择好的观潮视频两段作为课堂教学的视频课件。让学生体会观潮时的景象,并在观看后交流心理和体会。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环节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5、环节三:学习课文,感悟特点环节四:课堂小结揭示课题,提出相关质疑。如: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潮吗?你在哪儿见过?2.世界上涨潮的地方不计其数。然而我国的钱塘江大潮,,却被成为“天下奇观”。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观赏这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吧!3.播放有关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课件后,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资料。提出要求,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读书情况。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质疑:如果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标出来。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给你留下

6、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2.出示课件:盐官镇的风光。3.说话练习。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古镇盐官迎来了前来观潮的各地的朋友,潮还没来,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如果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将眼前的情况介绍给观众朋友呢?4.小结:我们在做介绍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将它变为自己的语言。1.学生自由谈谈。2.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课件。3.由学生展示或介绍收集到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学生自由读。1.读后交流,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2.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提出疑惑。1.学生默读课文后交

7、流。(1)将你读后留下印象深的内容与同伴交流一下。(2)读句子。2.欣赏课件:盐官镇的风光。3.学生准备并展示说话练习。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激发学习新课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清楚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环节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环节二:品文赏潮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了解了潮来前,江面是(),人们()。2.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在上节课医学了课文的第1、2自然

8、段,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上节课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1.读文。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哪些地方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找到句子后与同伴交流一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品读情况。2.品文。读后交流:(1)隆隆的雷声闷雷滚动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2)指导朗读,体会句意。3.赏潮。(1)播放录像。(2)假如你是观潮中的一人,你将怎样做?4.说潮。1.思考问题。2.抄写生字和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