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五《祸兮福兮》实用

语文版必修五《祸兮福兮》实用

ID:39395023

大小:1013.8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02

语文版必修五《祸兮福兮》实用_第1页
语文版必修五《祸兮福兮》实用_第2页
语文版必修五《祸兮福兮》实用_第3页
语文版必修五《祸兮福兮》实用_第4页
语文版必修五《祸兮福兮》实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必修五《祸兮福兮》实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祸兮福兮《老子》老子其人其书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据说老子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尔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传说中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他。孔子求见老子,老子对儒学理论进行了一番鞭辟入里的批判:“夫六艺,先王之陈迹也。今子所修者,皆因陈迹也。迹者履之出,而迹岂异哉?”孔子默默无言回来,三天没有给学生讲课,慨叹道:“至

2、于龙,乘云气,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见老子,其犹龙乎!”这件事从侧面表现了老子学问的高深、玄妙。孔子问礼老子出关《史记》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道德经》又名《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共81章。《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概括《道德经》思想体系的三个关键词1.“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

3、态;2.“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3.“道”:“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了悟并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最高的境界。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题解:祸兮福兮祸福相依北叟,塞上叟也。其马亡入胡中,人皆吊之。叟曰:“何知非福?”居数月

4、,其马引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叟曰:“何知非祸?”及家富马良,其子好骑,堕而折髀,人皆吊之。叟曰:“何知非福?”居一年,胡夷大入,丁壮皆战死者十九,其子独以跛之故,子父相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斯:则,就。恶:丑,长得难看。已:表示确定语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形:在比较和对照中显现出来。盈:呈现。课文第一章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表面相反的事物实质上却是紧密相连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曲:

5、委曲;全:保全。枉:弯曲。洼:低洼;盈:蓄满。敝:破旧。课文第二章事物变化的规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执:坚守。一:指道。式:表率,标准。思考1、“是以”即因此,表明由上文的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何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执一”就是固守其道,也就是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因为事物都是向反面发展的,所以“无为”就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6、。”见:表现。是:正确,引申为认为正确。伐、矜:自夸。长:长进。诚:确实。思考2.这几句话表明了怎样的人生观?这几句是对“圣人执一为天下式”的具体阐释。老子认为:人生最大敌人就是“自我”,即: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凡表现欲太强、自以为是、自吹自擂、居功自傲,都是“四自”的显著表现。只有抛除种种浅薄的欲望,与世无争,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庄子:至人无己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思考3:如何理解三种“士”对于“道”的不同态度?上、中、下是以人的悟性而言。

7、大笑是因为不能窥透天机,只觉得荒谬;半信半疑是因为看明白一些,却又迷惑不解;只有悟性极高的人才能颖悟微妙的天道,从而勤力行之。课文第三章“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建言:古书。昧:暗。夷:平坦。颣:丝线上的疙瘩,引申为不平。上德:高尚的德。辱:污垢。建:通“健”,刚健。偷:苟且,懈怠。质真:纯真的德;渝:改变,此处为败坏。器:才能。象:形象。善贷且成:善于辅助

8、万物并使之完成。思考4:这几句说明了“道”的什么特点?“道”微妙难识,隐藏在万物背后,常常以相反的姿态示人。庸人常被其表象所蒙蔽,只有高明的人,才能得道。课文第四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倚:依靠。伏:隐伏。极:究竟,终极。正:定准。奇:邪恶。妖:不善,恶。割:伤。廉:有棱角。刿:刺伤,割伤。肆:放纵自己。耀:炫耀。思考5:面对人生祸福的无常,圣人始终保持着什么样的心态?有道者内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