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PPT课件

《传染性疾病》PPT课件

ID:39398605

大小:1.74 MB

页数:129页

时间:2019-07-02

《传染性疾病》PPT课件_第1页
《传染性疾病》PPT课件_第2页
《传染性疾病》PPT课件_第3页
《传染性疾病》PPT课件_第4页
《传染性疾病》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性疾病》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 传染性疾病主要内容概述小儿常见传染病第一节第二、三、四、五、六、七节第一节概述一、定义传染病史指由各种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二、传染过程的各种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2.潜伏型感染3、隐性感染4、病原携带状态5、显性感染三、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性4、有免疫性四、临床特点1、潜伏期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五、流行环节应环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六、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七、诊断八、

2、治疗九、预防第二节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护理麻疹一水痘二三四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五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小儿结核病六概念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Koplik’sspot)及皮肤特殊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第二节麻疹发病年龄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发病季节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一、病原学麻疹病毒,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下能长期存活。二、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麻疹病人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

3、如合并肺炎,传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传播途径:带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污染的生活用品、玩具、衣服等有可能间接地传播。三、发病机制四、临床表现(一)健康史评估患儿本次发病前有无麻疹患者接触史、麻疹疫苗接种史、既往有无麻疹或其他慢性疾病史。(二)身体状况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一般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可有轻度发热、精神差、全身不适。也称发疹期,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黏膜斑。恢复期一般为3~5天。皮疹多在发热3~4天后按一定顺序出现。为3~5天。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有米糠样脱屑及色素沉着,经1~

4、2周消退。【临床表现】前驱期症状与体征症状: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中度以上发热。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的特点。【临床表现】体征:在发疹前24~48h在下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出现0.5~1.0mm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斑,周围有红晕,出疹后1~2天逐渐消失。【临床表现】出疹期出疹顺序与皮疹特点出疹顺序:耳后→面部→颈→躯干→四肢→手掌足底皮疹特点:开始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直径约2~4mm,散在分布,皮疹痒,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高峰期皮疹增多,部分融合,成暗红色。【临床表现】

5、如果麻疹的皮疹刚露,色紫发暗,突然消失,余下无几,稀疏散在,这叫疹子“内陷”,是不正常的现象,一般由于合并了心肌炎、肺炎等其它疾病。另外,也可能是由于孩子高烧、吃饭少、出汗多或腹泻造成体内水分不足,以致血液循环不好而引起的。疹子“内陷”是怎么回事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肺炎、中耳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心肌炎、脑炎、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并可使原有的结核病恶化。其中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五、并发症六、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2.病原学检查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麻疹病毒。3.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麻疹I

6、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七、诊断和鉴别诊断1一般治疗注意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D。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静脉补液。2对症治疗体温超过40℃者酌情给予小剂量退热剂,伴有烦躁不安或惊厥者给予镇静剂。3中药治疗前驱期以辛凉透表为主,出疹期以清热解毒透疹为主,恢复期则以养阴清余热、调理脾胃为主。八、治疗要点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预防感染(一)预防感染的传播1.隔离对患儿宜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接触过患儿的易感儿隔离观察3周,若接触后接受过免疫者则延至4周。对症、支持治疗2.消灭病原,防止病原传播病室

7、要注意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患儿衣被及玩具暴晒2小时。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必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再接触其他患儿。减少不必要的探视预防继发感染。对症、支持治疗3.降温处理麻疹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及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冷敷及乙醇擦浴,因体温骤降可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而使皮疹突然隐退。如体温升至40℃以上,可给予物理降温。慎用退热剂。4.饮食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稀粥、豆浆、蒸蛋等,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排毒、退热、透疹。恢复期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二)加强

8、皮肤黏膜的护理1.加强皮肤的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腹泻患儿注意臀部清洁,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如出疹不畅,可用鲜芫荽煎水服用并抹身,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出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