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标点符号之破折号的具体用法汇集举例

语文标点符号之破折号的具体用法汇集举例

ID:39404342

大小:27.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2

语文标点符号之破折号的具体用法汇集举例_第1页
语文标点符号之破折号的具体用法汇集举例_第2页
语文标点符号之破折号的具体用法汇集举例_第3页
语文标点符号之破折号的具体用法汇集举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标点符号之破折号的具体用法汇集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破折号的用法并举例破折号一般用法: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2、表示意思的递进。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4、表示语音的延长“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

2、总——理——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表意思递进(紧承)团结——批评——团结6、表示总结上文。如: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7、用在副标题前。如: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8、表分项列举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9、破折号前的标点,如果是句号或逗号,可不用。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则保留。如: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锋式的人物——心中只想着他人的好人。热爱书吧

3、!——这是知识的源泉。10、应注意的问题: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较重要的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别:一是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如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

4、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二是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评论(22) 742 103好咯咯 采纳率:25% 擅长: 语言学 小说 文化/艺术其他回答破折号 一般用法: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

5、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中文破折号源自英文中的EMDASH;但由于直排时易与丨混淆,故改为占两个字位贼法德9  

6、 发布于2013-01-1514:19评论(1) 14 12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中文破折号源自英文中的EMDASH;但由于直排时易与丨混淆,故改为占两个字位。破折号的由来1897年王炳

7、耀在《拼音字谱》自拟的十种标点中有破折号(——),称“接上读下之号”。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了四种新式标点符号,其中介绍了“直线”(指破折号)的用法:“有直线以表略停顿,或在句之上下,则为用同于括弧。”陈望道在《标点之革新》(1918年)一文中称这个“西标”为“破折号”。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定名为“破折号”。长横在西文标点历史上有过多种用途,作为破折号在17~18世纪定型和普及。法语破折号的现代名称tiret首见于1554年,源自动词tiret(画线条)。英语破折号出现于17世纪下半期。本称

8、break,原意为“打破、折断”,表示突然停顿或中断,18世纪改称dash。这个词在中古写作daschen,据信借自丹麦语daske,本意为“掌击、直冲”,1552年开...展开黎明和午夜  

9、 发布于2013-01-1121: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