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厌氧菌

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厌氧菌

ID:39408630

大小:546.5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02

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厌氧菌_第1页
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厌氧菌_第2页
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厌氧菌_第3页
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厌氧菌_第4页
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厌氧菌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厌氧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一、结核分枝杆菌(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细长稍弯的杆菌,抗酸染色红色2.培养特性(1)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PH6.5—6.8(2)罗氏培养基:3-4W出现菌落,分裂一次18h(3)菌落:干燥,米黄,粗糙呈颗粒状,菜花状(4)液体培养基:菌膜生长3.抵抗力:强,抗干燥,抗酸碱,抗染料,但对湿热,紫外线及酒精抵抗力较弱4.变异性:R-S变异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菌落(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1)荚膜(2)脂质:磷脂、分枝菌酸苷酶、索状因子、蜡质D、硫酸脑苷脂(3)蛋白质2.所致疾病(1)原发感染(2)继发感染3.免疫性(1)免疫机制:主要是细胞

2、免疫,属于传染性免疫(2)结核菌素试验:强+:活动性结核感染,追查病灶+:曾感染过结核杆菌,但不一定有结核病-:未感染过结核、但感染初期、老年人,严重结核病及其他传染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均可呈阴性(三)微生物学检查1.直接涂片检查(1)根据需要采用不同部位标本并集菌(2)涂片检查:抗酸杆菌2.分离培养:罗氏培养基,2-4(6)W有菌落R,涂片镜检3.动物试验:集菌注入豚鼠皮下—局部L结肿大(四)防治原则1.预防:BCG接种2.治疗:链霉素、异烟井、利福平,早期、联合彻底治疗二、麻风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麻风病第十八章厌氧性细菌一、厌氧芽胞梭菌(一)破伤风梭菌1.生物学性状:G+大杆菌,有周鞭毛

3、,芽胞呈圆形,比菌体大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严格厌氧,常用疱肉培养基;不发酵糖;抵抗力强2.致病性(1)致病条件:伤口深而窄混有泥土和异物,或坏死组织、凝血块较多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2)致病物质及致病机理:外毒素(痉挛毒素)外毒素由末梢神经沿轴索从神经纤维的间隙中逆行至脊髓前角,上达脑干。毒素对脑干和脊髓前脚细胞有高度亲和力。与其结合后封闭脊髓抑制性突触,阻止抑制性介质释放,引起肌肉强直痉挛。(3)所致疾病:破伤风(4)免疫性:体液免疫,病后免疫力不强破伤风梭菌芽胞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血平板)庖肉培养基:接种破伤风梭菌(左)未接种(右)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苦笑面容(二)产气荚膜

4、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血平板)产气荚膜梭菌(乳糖蛋黄牛乳平板)产气荚膜梭菌牛乳培养基庖肉培养基气性坏疽(三)肉毒梭菌肉毒梭菌(血平板)二、厌氧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一)标本采集:立即送检/接种于厌氧输送培养基,避免正常菌群污染(二)形态学检查(三)分离培养与鉴定(四)防治原则1.处理伤口:清创扩创造成有氧微环境2.特异性防治:(1)人工自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2)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早期足量,作试敏3.抗生素:青霉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